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城市建设了大量的人工景观水体,城市景观水体已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随之而来的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也成为城市水环境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从水质调查与雨水利用两方面就上海市城市静止景观水体进行了研究,并就城市静止景观水体的设计与管理进行了讨论。
本文选取了上海市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景观水体进行了调查,主要调查对象包括居住小区、公园绿地、校园景观河道等。景观水体水质状况如下:CODCr在20mg/L~60mg/L之间;TN在1.0mg/L~6.0mg/L之间;TP在0.02mg/L~0.2mg/L之间,个别富营养化严重的水体TP达0.5mg/L以上;叶绿素—a一般在20mg/m3以下。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区景观水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但是,各居住小区、公园、校园景观河道基本保持了其景观功能。
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景观水体各水质指标与叶绿素—a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TP与叶绿素—a的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达到0.99,且上海市城市景观水体氮磷比很高,超过10:1,磷成为上海市景观水体藻类增长的限制性因子。
以上海市文化佳园居住小区和公园3000居住小区为例,调查研究了利用屋面径流与经植草沟输送净化的地表径流两种雨水资源补充景观水体的应用效果。通过监测文化佳园小区和公园3000小区屋面径流、植草沟汇集径流的水质,并比较分析降雨前后景观水体水质,评价了用作景观水池补充的不同小区雨水利用方式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屋面径流补给居住小区景观水体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经植草沟输送净化的地表径流补给人口密度较大的居住小区小型景观水体应用效果较差,应用需慎重考虑。
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和富营养化评价方法,本文就建立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与富营养化评价方法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提出总氮控制在3mg/L以下,总磷在0.1mg/L以下,景观水体基本可保持其景观效果。本文还就城市人工景观水体的设计和管理进行了探讨,为景观水体的设计与管理提供了参考。
本文的研究结果与结论可以为上海市控制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提供理论参考;为居住小区利用雨水补充景观水体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城市景观水体的管理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