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情绪Stroop实验和大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方法,对抑郁患者,抑郁恢复期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注意偏向和脑功能成像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抑郁患者的注意偏向现象及其可逆性,并对其脑机制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抑郁患者确实存在对负性消极信息的注意偏向,但随着抑郁的缓解,注意偏向逐渐减弱,即注意偏向是状态性的。通过比较抑郁组、恢复组以及正常组的情绪Stroop实验的行为学指标(反应时)可见:抑郁组的反应时明显比正常组延长,并且消极刺激条件下比积极剌激条件下的反应时明显延长,即存在注意偏向;正常组在两种情绪性质剌激条件下的反应时虽有差异但并不明显;恢复组的反应时变化趋势与正常组接近,而与抑郁组差别较大。因此行为学指标表明抑郁的注意偏向现象是可逆的。情绪Stroop实验任务引起了抑郁患者额叶和颞叶等部分脑区的激活,但整体的激活状态比较弱;消极剌激条件下引起的大脑激活比积极剌激条件下的激活更明显些,即抑郁患者存在对消极信息的注意偏向。抑郁患者进入恢复期后,情绪Stroop实验任务引起的大脑激活状态增强,额叶、颞叶、扣带回等多个脑区被激活;消极剌激与积极剌激条件下大脑激活状态的差异比抑郁发作期患者有所减少。大脑激活状态的提高表明抑郁恢复后,患者对情绪信息的注意控制能力有所增强;两种情绪剌激条件下激活差异的减小表明虽然对消极信息的注意偏向仍然存在,但相比抑郁发作期已经有所减弱。注意偏向实验的行为学数据和fMRI数据结果的结论是一致的,证明了抑郁患者的注意偏向是状态性的。另外,本研究在借鉴国外研究者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抑郁患者的注意训练方法进行了探索。通过为期6周的注意训练干预,结果证明注意训练可以使抑郁患者的注意偏向症状缓解,对促进抑郁的恢复是有辅助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