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方式,关联理论这一指导交际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对翻译极富解释力。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翻译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动态明示—推理过程(孟建钢,2000:25)。首先,译者要正确理解原语作者的意图,就要在接受原语信息的过程中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即做出语境假设。寻找关联的过程是一个认知与推理的过程。之后,译者结合原交际意图和目标读者的期望,再根据关联性原则决定阐释什么和如何阐释。关联理论的翻译观对翻译问题的解释是动态的,辨证的,它抓住翻译的本质,对翻译实践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本文拟从Gutt对翻译的定义入手,就关联理论对翻译本质的诠释做一番探讨。指出翻译是涉及大脑机制的动态推理过程,其中关联性起着关键作用。译者对原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对语码的选择所依据的原则是关联。在关联理论框架下,翻译是对原语的动态的阐释性使用,翻译原则应是相对的和多重的,翻译策略的选择应是灵活的,主要取决于原语作者的交际意图和读者的期望。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章介绍了关联理论的几个重要观点,包括交际的明示—推理本质,交际意图和信息意图,语境,关联性和关联原则。 第二章从两方面论述了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研究翻译本质的可行性:一方面,指出关联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即依靠语境,通过推理,寻找关联;另一方面,通过与传统翻译概念的对比,指出了关联理论框架下翻译的本质。 第三章从两个角度详细阐述了运用关联理论研究翻译本质。第一个角度:关联理论将翻译看成是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两个明示—推理过程。译者首先介入推理过程,然后介入明示过程;第二个角度: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对语言的阐释性使用。译文与原文相似只是一个程度问题。间接翻译占据了阐释性用法的绝大部分,直接翻译只是其一头的顶端(Gutt,2000:172)。 第四章深入讨论了由关联理论框架下翻译本质研究而衍生出的对五个翻译实践问题的解决方案即:关于可译和不可译;关于翻译对等;关于异化和归化;关于译者主体性及关于完全翻译的争论,从而指出关联理论框架下翻译原则是相对的和多重的,翻译策略是灵活的,其选择主要依据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和目标读者的期望。 第五章总结全文,指出了本研究的意义及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