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而学生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直接作用的对象。所以在学校中,就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实施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一门政治性、思想性极强的学科。针对人们所处的阶段、不同的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有所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及其发展,是人们在实践中勾勒出来的框架结构,是人们在时间的长河中积累沉淀下来的有益成果。而教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作用就如地图,为人们描绘出一幅生动、形象的画作,为人们能够有效快速的达到预期的目标提供捷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内容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内容,它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属于人的精神活动的范畴,一方面,它致力于塑造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致达到社会的要求,从而缩小二者之间的矛盾差距。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又是由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多种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层次组合而成,拥有提高教育主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素养的功能的系统。同时,对于这一系统里的各个要素又有着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内容的把握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精神的掌控,是思想政治教育源远流长的精神支柱。思想政治课教材是联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重要桥梁,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素材。历年的课程改革也主要以教材的改革为重心,教材改革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按其规定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把握和丰富其理论内涵,对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整个过程有着特殊的价值。对于教材内容的研究,即使在理论上逐步趋于完善,但是在实践的展开中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使得教材内容与实践没有同步。这就让许多有效可行的理论内容成为空谈。本论文主要分析当前全国通用的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大致梳理了课程改革的历程;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效性方面低下的原因;以及在综合教材优点的基础上,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以上的研究一方面,能够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的完善提供参考,加强教材内容的建设。另一方面,使得教师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更好的解读教材,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