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历史小说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进入全盛时期,一直延续至今,走过了30年的历程,作为一次历时弥久、蔚为壮观的文学现象,新历史小说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对这种与以往历史小说异质的文学形式,该如何评价它的功过得失,无疑是中国文学跨入新世纪以来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本文选取中国当代新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家及作品,从历史小说的独立之路及新历史小说的自由之境、作家的主体精神、作品承载的内涵、文本的艺术特征、消费镜像中的价值缺失等方面,考察新历史小说的文学价值建构以及价值缺失,力图对新历史小说进行较为客观的评说。 从历史小说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小说的发展始终处于历史强大的重压之下,从最初的小说与历史共生一体,到委曲求全地寄生于历史的母体之上,始终没有独立的个性可言,甚至晚清梁启超发起的“小说界革命”以至“五四”、建国后“十七年”时期的革命历史小说,小说虽然渐渐地从附庸走向独立,但依旧成为改造现实的工具,直至新时期,小说的历史叙事才终于摆脱束缚,进入自由创造的境地,经过了漫长的意识形态的压抑,这种话语解禁的语境,无疑是新历史小说形成的重要原因。 从作家主体精神来看,新历史小说作家承接了中国古代作家的精神气质,并借鉴了国外各种思潮的合理因子,他们以不依附于意识形态的独立的价值追求,在对历史的质疑中进行哲学反思,对文化传统的回眸闪烁着现代意识,他们以独特的美学理想,滑向审美的另一端:审丑,并积极寻求救赎,他们以浪漫的激情,用想象和隐喻来重书历史,体现了新历史小说作家在自由的文化氛围下,以众声喧哗的方式,表达对历史、对现实、对文学的探索和诉求。 对文学的内涵价值来说,即文学的诸多非审美价值,比如政治的、道德的、教育的、交际的、哲理的、宗教的以及各种文化信息等,这些内涵越丰富、越深邃、越独到,价值就越高。新历史小说对中国前现代社会进行了历史反思,承载了较为厚重的内涵:如历史的重新发现、自然人性的回归、民间理念的拓展,新历史小说通过对历史的多元化书写,恢复和再现了复杂的人性,以民间立场观照民间文化折射出的民间精神,从这个角度来说,新历史小说是关于民族的寓言。 由于新历史小说不再试图去建构一个以史实为基础的历史舞台,以往历史小说的创作模式被逐渐打破,新历史小说以新的艺术形式:断裂式的叙事结构、“互文性”的叙事策略、个人化的叙事角度、悖论式的叙事风格实现了对全新内涵的承载,执着于历史叙事,使文本呈现出虚构的魅力,以全新的叙事艺术描绘出一幅幅与过去迥然不同的历史画面,为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也体现了一定的文学创作智慧。 然而,正如任何文学理论都有不完备之处,任何文学潮流发展到一定阶段都有可能成为自己的掘墓人,新历史小说也概莫能外。由于新历史小说的发生与发展是在消费文化语境中进行的,在历史消费行为的背后,隐含的是特定时代复杂的大众文化心理,因而,这一时期的新历史小说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大众文化的特征,新历史小说娱乐至上后人文精神和文学价值的缺失,也是值得担忧和警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