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生态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产生活所需的资源,同时也是人类活动的载体。对现代文明而言,大自然能否与人类和谐共处,并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趋势极为重要。究其原因,生态文明不仅关乎着发展的可持续性,甚至还会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存续。从十八大开始,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发展的永续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生态文明被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之中,赋予其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同等重要的地位,共同构成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产生活所需的资源,同时也是人类活动的载体。对现代文明而言,大自然能否与人类和谐共处,并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趋势极为重要。究其原因,生态文明不仅关乎着发展的可持续性,甚至还会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存续。从十八大开始,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发展的永续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生态文明被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之中,赋予其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同等重要的地位,共同构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随后相继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完善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制度体系。在“十三五”中,党和国家带领人民严格贯彻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不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在节能减排、防污治污、绿色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可喜的发展成果。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时期,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负重前行的关键时期,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质量与人们对我们的期待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们的美丽中国之路还很漫长。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如果要稳步推进,应当学习、并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方面的相关理论及原则,再结合生态文明工作目标,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计划,确保经济的发展不会对自然生态构成不利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实现十四五规划中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我们要立足于我国国情,从长远出发,正视问题,主动寻找解决的办法,为“美丽中国”的建设做出贡献。论文由六个方面组成:第一章引言,本章是由研究方法、研究现状、研究价值以及研究背景共同构成的。除此之外,还对本文的创新点及有待完善之处进行了概述。第二章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进行了回溯,并对我国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第三章,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系统论述。第四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以及意义进行了探究,为本文的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五章,对新时代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取得的成就以及还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剖析;第六章,从方法论角度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归纳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其他文献
在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下,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其使用的方式方法也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高校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直面党和国家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守正创新,坚定政治立场,确保高校网络育人能够取得良好的进展,努力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近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热烈探讨的话题,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大学生是较为特殊的存在,他们善于利用网络,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事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全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马克思恩格斯产业经济思想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揭示了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可以将其划分为产业演进理论、产业资本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产业部门理论和级差地租理论等理论体系,从其思想渊源、主要内容等方面入手梳理这些理论内涵。同时,文章聚焦我国农业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必须要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公民社会公德是否健全事关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进程的兴衰成败,事关社会主义健康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内涵式建设,其与全体中华儿女和强国建设的利益息息相关。青少年作为强国建设的中坚力量,更应该加大力度培育社会公德。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力量应共同发力,为青少年社会公德建设筑牢坚实基础。同时,青少年自身也要树立社会公德培育意识,在学校与生活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共同富裕工作的推进,将其作为重要目标且付诸实际行动。中国共产党将“强国富民”作为永恒追求的奋斗目标,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经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我们已进入了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
2019年底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将是21世纪编年史上的划时代事件。它在经历暴发初期关键阶段之后,逐步演进为大流行性疫情,是继第二次世界大战引发的天花、疟疾及登革热等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以来,人类面临的最复杂、艰巨的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挑战,严重阻碍了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给世界带来颠覆性破坏与深远影响。我国作为在世界舞台上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大国,在疫情防控中,采取“举国抗疫”的中心思想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相继采取相关措施以刺激经济恢复。我国发布了“四万亿经济计划”,使得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复苏,但同时也遗留了一些问题,总体及各部门债务规模不断扩大,杠杆率水平迅速上升,尤其是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提升幅度在各部门中处于首位。近年来,我国早已认识到企业高杠杆的严重性,提出了“去杠杆”和“结构性去杠杆”等一系列措施,企业在降杠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企业杠杆率仍处于较
美育教育问题发源于人的社会实践中,它与人的存在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与人的自身发展和自我提高有着直接的联系。大学生美育将大学生视为一个特殊的对象,目的是为了对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进行全面的提高,从而推动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大学生美育是大学生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在中国,美育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内在规定,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意识形态安全的重中之重,不仅是国家安全能否得以维系的最大变量,亦是衡量国家安全的刻度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一旦遭到破坏,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话语权、网络领导权也将难以维系,国家安全更无从谈起。因此,新时代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不仅不容许别国破坏,更需要向全世界传播,并得到国际上的广泛认可。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是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确保高等教育事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前进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法宝。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既是时代发展的新课题,也是时代进步的新要求,要聚焦新征程中追求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了“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和战略部署,是不断推进乡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其中,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这是因为,它不仅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且是解决乡村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直接途径。从共同富裕角度看,产业振兴是产业扶贫的巩固版和升级版,乡村产业振兴有利于不断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乡村产业振兴所面临的困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乡村产业之间同质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