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平沦陷区校园散文作为打破沦陷区文坛沉寂状态的重要一群,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具有着特殊的存在意义和研究价值。在日伪文化控制极其严格的严峻形势下,校园散文作者以他们特有的姿态在文学的殿堂中尽情地宣泄自己满腔的情感与困惑,他们在那个特殊年代所做的打破文坛沉寂状态的努力是值得肯定并加以重视的。本文试图从北平沦陷区校园散文的诗化倾向入手,对沦陷时期北平校园中创作“诗化散文”的一群做以整体的关照,寻找出校园散文作者在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下的思想情感倾向及散文艺术特质。
本文主干内容由四章构成:第一章介绍北平沦陷区校园散文的具体的言说环境及其基本情况。沦陷时期的北平文坛基本上是处于“无语”状态的,在这种形势下校园散文蓬勃兴起,为沦陷时期的北平文坛吹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是沦陷时期北平文坛复苏到中兴的重要环节。
第二章从表现主题、表达方式上的“独语”、意象表现与意境建构、三个角度探究北平沦陷区校园散文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和诗化特质。在主题表现上以“故乡”、“童年”、“爱情”、“怀友人”、“梦”为代表;在表现方式上以“独语”体为突出特点;“明月”、“寒风”、“落叶”、“枯叶”或“枯枝”等意象常常出现在校园散文中,构建出一种飘渺的、辽远的、诗一般的意境。
第三章与三十年代初期以何其芳、李广田、丽尼等为代表的早期诗化散文相比较,分析北平沦陷区校园散文所特有的思想情感倾向和艺术特点。与三十年代早期的散文相比,校园散文表现出更强烈的漂泊情绪,散文中的“我”常常是一个漂泊的旅人的形象。在散文家们对辽远的梦的构建中,又往往难以割舍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在他们似乎多愁善感的感伤的文字背后依然饱有着对未来、对人生的希望。相对而言,他们在艺术上的表现更直露,表现的情绪也更直接。
第四章是对北平沦陷区校园散文最终消逝的因为的思考。这其中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客观上殖民压迫和文化封锁迫使很多校园刊物被迫停刊。更重要的是现实的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国破家亡的危机之下,广大的读者更喜爱的还是那些与时代的现实社会斗争紧密结合的作品。与此同时,校园散文自身的一些弱点也导致其最终的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