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丽丝·蒙罗的小说从细微处描述现实世界,忠实地反映社会关系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因此而著称。由于上述事实,评论界倾向于将蒙罗的写作手法归类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本论文与当下盛行的对蒙罗现实主义创造手法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试图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她特有的不在场话语颠覆其所描述的现实世界,使小说中的现实世界变得不确定。2004年蒙罗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出走》,作为她创造成熟期的作品集,完美地展现了蒙罗特有的不在场话语。
本论文重点分析蒙罗的不在场话语,以及它如何在蒙罗的小说世界《出走》中完美运作。
加拿大评论家艾杰·汉博将蒙罗的不在场话语定义为“典范话语。”蒙罗认为,其一,语言作为表达意义的工具有其局限性;其二,不偏不倚,客观完全地认识事物是不可能的;其三,任何再现现实的过程都会引起延异踪迹。因此,她采用其独特的话语进行创作。
蒙罗采用不在场话语主要有三种策略。第一种是暴露创造过程的策略,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直接暴露创作者身份;叙述者对叙述内容进行评论。上述两种形式在《能力》和《激情》两篇短篇小说中尤为突出。暴露创作过程的策略使读者无法区分小说中的现实世界与叙述者创造的世界,小说也因此在再现现实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了解构。
第二种策略是延迟策略,它主要应用于同名短篇小说《出走》中。其表现形式为:推迟讲述,欲讲还休,及不确定地讲述。通过上述手法,蒙罗在其小说世界中表达了一系列“不在场”的意义。
第三种策略是出人意表的策略,主要应用于《骗局》与《沉默》两个短篇小说中。有两种表现形式,可能关联的破裂和重要情节的缺失。蒙罗不仅是通过意想不到的、曲折的故事情节,还通过或隐藏或省略被期待的情节给读者带来惊奇之感。
蒙罗的不在场话语之所以不同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创造手法,得益于作者本人视野的复杂性。蒙罗认为现实世界是一个意义场,它就像一个文本只能被译解而不能被完全理解。
总之,蒙罗通过自己独特的不在场话语,使她的小说世界中所有可能的,但实则并未发生的意义矛盾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认识到,语言再现事物的代价是不能对事物进行直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