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脑内氨基酸日含量变化及大黄酚对AD模型小鼠脑内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来源 :河北北方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ggio_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内存在一种氨基酸(Amino acid,AA)类神经递质,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excitatory amino acids,EAA)和抑制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inhibitory amino acids,IAA)。这些神经递质之间的平衡可以维持人脑的功能,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主要有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Asp)和谷氨酸(glutamate,Glu);抑制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主要有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和甘氨酸(glycine,Gly)。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是AD的主要表现,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学习记忆能力与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关系密切。大黄酚是大黄蒽醌类中的一种纯化的活性成分,研究表明大黄酚具有抗炎、抗氧化、神经保护等作用,有多项研究表明,大黄酚对AD有预防或治疗作用。本实验首次连续测定了4~9周龄小鼠脑内Glu、Asp、GABA、Gly在24小时内含量(μg·mg-1)随时间的变化。4~9周龄小鼠根据取脑的不同时间点进行分组。造模实验,采用单次侧脑室注射Aβ25-35制备AD模型小鼠,研究大黄酚对AD模型小鼠脑内Glu、Asp、GABA、Gly含量的影响。本实验将昆明(KM)小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组、大黄酚10 mg·kg-1剂量组、大黄酚1mg·kg-1剂量组、大黄酚0.1 mg·kg-1剂量组。空白对照与假手术每组各8只,其他各组每组各12只。造模后连续给药14天,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法检测皮质氨基酸样品中的4种氨基酸含量。采用跳台实验法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4~9周龄小鼠皮质内4种氨基酸含量在24小时内呈规律性波动,结果显示,4~9周龄小鼠,Glu和Asp含量在19~3时偏高,7时偏低,GABA和Gly含量在3时偏低,7时偏高;Glu/GABA比值变化趋势不断波动,4~5周龄呈下降趋势,5~8周龄变化相对稳定,8~9周龄呈上升趋势。4~9周龄小鼠皮质内4种氨基酸7时和19时含量差异比较,19时Glu含量较高,其中4、6、9周龄小鼠差异较明显(P<0.05);19时Asp含量较高,其中4、8、9周龄小鼠差异较明显(P<0.05);7时GABA含量较高,其中5、7、8、9周龄小鼠差异较明显(P<0.05);Gly含量差异不明显。通过对9周龄小鼠24个时间点兴奋性氨基酸与抑制性氨基酸的检测结果看出,Glu和Asp含量19时达最高峰,8时达最低峰;GABA含量在7时达最高峰,1时达最低峰;Gly含量在9时达最高峰,22时达最低峰;Glu/GABA比值5~11时相对偏低,其余时间相对偏高。给予大黄酚前,各组小鼠体质量均无明显差异,给药后,模型组小鼠体质量低于其余各组,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升高(P<0.05)。跳台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错误次数增加,潜伏时间缩短,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小鼠错误次数减少,潜伏时间明显增长(P<0.05)。皮质氨基酸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Glu含量和Glu/GABA比值均升高,Asp、Gly和GABA含量均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吡拉西坦组和大黄酚10、1 mg·kg-1组Glu含量和Glu/GABA比值均降低,大黄酚10 mg·kg-1组Asp含量升高,吡拉西坦组和大黄酚10、1 mg·kg-1组Gly和GABA含量均升高(P<0.05)。综上,4~9周龄小鼠4种氨基酸含量在24小时内不断波动呈规律性变化,兴奋性氨基酸与抑制性氨基酸的平衡可以保持小鼠正常生理活动;大黄酚能够显著地减少Aβ25-35致AD模型小鼠的错误次数,延长反应时间,提高AD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大黄酚通过调控脑内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的含量,使脑内神经元的功能趋于正常,从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
其他文献
为研究7~19周龄坝上长尾鸡公鸡日粮适宜的蛋白水平,试验选取体重一致、健康的6周龄坝上长尾鸡公鸡1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分别饲喂代谢能水平为11.51MJ/kg,蛋白水平分别为14%(Ⅰ组)、15%(Ⅱ组)、16%(Ⅲ组)、17%(Ⅳ组)、18%(Ⅴ组)的日粮。预试期1周,试验期13周,测定其生长性能、营养物质代谢率、屠宰性能、内脏器官发育性能,结果显示:1、各周龄体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健康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T2DM+NAFL患者中血清Spexin水平,探讨Spexin与T2DM、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纤维化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1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T2DM和T
学位
目的: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培哚普利叔丁胺,对1型心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入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符合CRS I诊断的70例患者,随机化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个小组均有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指南推荐的抗心衰标准药物治疗,其中ACEI类药物选用培哚普利叔丁胺片(商品名:施维雅,制造商:天津制药有限公司)2mg 1/日,每2周调整一次剂
目的:观察神阙穴敷贴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与穴位埋线疗法作对比。旨在证明神阙穴敷贴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有效性,同时探讨神阙穴敷贴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是否具有增效作用,为协同作用的研究提供一些证据。方法:选取来自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治未病中心门诊(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符合纳入标准,肥胖患者共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学位
目的:探讨第三代双源双能CT(dual-source dual-energy CT,DSDECT)虚拟去钙(virtual non-calcium,VNCa)技术能否用于准确检测在常规单能CT平扫上不易识别的椎体骨转移瘤。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2019年5月—2019年12月期间21例病史完整椎体骨转移患者的MRI(或PET-CT)、常规CT平扫和DECT资料,且各影像学检查时间间隔不超过两周。由两
目的:观察水陆二仙丹加味联合基础治疗对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今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筛选就诊于石家庄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科,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水陆二仙丹加味,连续治疗12周,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
针对人们对蔬菜的外观、营养及食用安全性等质量指标要求的提高,本研究以十字花科芽苗菜为试验材料,于2020年9月-2021年1月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进行了十字花科芽苗菜硫苷鉴定及其强化研究。试验对十字花科不同种类的21个蔬菜品种进行发芽,鉴定检测了芽苗菜13种不同硫苷组分含量及总含量,并筛选出了硫苷含量高、中、低且差异显著的4个品种作为下一步试验材料。再以筛选出的4个品种进行不同光质和不同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通痹汤对脾虚湿瘀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积分、神经传导速度、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的影响,评价健脾通痹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7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将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两个组,分别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加口服甲钴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