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手上功夫》创作阐述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yi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木偶戏的传统,源远流长,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而扬州是中国木偶戏的发祥地之一,尤其是扬州杖头木偶在中国木偶界中独树一帜。2006年,扬州杖头木偶艺术入选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经过数代人的继承和发展,扬州杖头木偶戏开创了“刚柔相济、细腻传神”的艺术风格,在舞台上呈现出了“不是真人、胜似真人”的艺术效果,是中国最为宝贵的戏剧文化遗产。目前,扬州杖头木偶艺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骄人的业绩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以精湛雕刻技艺著称的民间艺人——薛沪生,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薛沪生以活灵活现的木偶手部造型和长期以来对偶手制作技艺的坚守诉说着对传承扬州杖头木偶文化的责任与担当。纪录片《手上功夫》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紧扣“手艺”二字把镜头对准普通匠人薛沪生的手艺生活,从主体人物对偶手雕刻技艺的阐释和解读出发,进行影像化的纪实创作。文章主要围绕纪录片的创作实践展开叙述,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将对薛沪生个体性现象的分析上升到文化传承和现代化变革的层面,文章主体内容包含五章。第一章是引言,分别从纪录片《手上功夫》的创作背景、创作意义、创作思路和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第二章是对作品内容的阐述,包括作品文本的解读、人物分析、拍摄方案以及叙事策略的体现,第三、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分别从中期拍摄和后期制作两方面对纪录片《手上功夫》进行详细分析,拍摄阶段主要通过影片拍摄方式、画面造型呈现、特殊表现方式、人物采访来表述作品的创作与完成过程,第四章主要从剪辑稿本的确立、剪辑技巧、数字调色与包装、声音的选择对纪录片后期制作加以论述,第五章则是纪录片创作的心得体会,通过对制作过程中得与失的梳理,以期为同类型题材的纪录片创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实践经验。纪录片《手上功夫》向观众展现了普通匠人薛沪生精湛的雕刻技艺和倾注一生执着追求的工匠精神,意在向受众传递民间艺人对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作用,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民间手艺人的关注,以便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更好发展。
其他文献
利用遥感(RS)技术波段多、视域广、信息丰富的特点,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相配合,对地质灾害的分布、发生和发展进行探索性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市某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接诊治疗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
目的研究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实施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59例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2月
【摘要】管理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当今适应企业及社会各组织管理需要,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门课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既掌握这些必要的管理知识,又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和再学习能力,以适应从业的需要,一直是我国高职教育管理学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根据构建主义学习原理,结合管理学课程特点,探讨了管理学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管理学;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目的探究临床路径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所收治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神经外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试验组
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是根据加快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深化科技经济体制改革要求而设立的全国性、行业性科技中介和科技咨询机构,创建于1997年12月。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