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世纪之交,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深,国内电影市场也逐渐开放,更多的国际电影冲击着中国的电影市场。国际上好莱坞主流商业电影依然强劲,独霸世界电影市场。韩国电影在亚洲异军突起,“韩流”也不断涌入中国市场,年也不断在西方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耀。日益显出其强劲的趋势。伊朗电影近几这些都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提出了挑战。而中国电影,虽然意识到了电影市场的困境,但是没有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再加上国外电影的冲击,中国的电影市场正面临着艰难的生存危机。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振兴中国的电影市场,成了电影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本文认为造成中国电影的目前困境,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长期以来理论界对电影本性认识的偏误,把电影本性的定位偏重于艺术性,而忽略和贬低了电影的商业性和娱乐化的一面;二是占主流优势的电影学院派导演观念上的片面的艺术性追求。这种误区集中表现为:过于强调电影的艺术属性,拒绝承认或者漠视电影的商品属性,对电影的商业性视若无睹或者贬抑排斥,在这种情况下,使从事娱乐片创作的导演和作品得不到公允的评价和重视。
针对目前中国电影的困境,全文分三章进行分析论述:
第一章综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电影,对比一下当前中外电影的发展趋势,从好莱坞电影的发展及其称霸全球的趋势看,商业电影是当今世界电影的主流,无论是好莱坞还是最近异军突起的韩国电影,都证明了商业电影是电影发展的趋势。而中国电影则呈现两种态势:一种是在西方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不断,一种是国内电影市场日渐萎缩,电影票房危机重重。这两种态势反映了中国电影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电影艺术和大众影像的脱离,也反映了中国电影在观念和定位上与国际主流电影的差异。并进一步从中国电影的产品、电影市场和电影产业三个方面论述,指出中国电影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
第二章从电影理论和电影创作两个方面分析当前中国电影困境的原因。首先,从理论上转变观念,确立以商业性为主导兼艺术性和传媒工具性三位一体的电影观,理清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关系。在创作上以张艺谋和陈凯歌为例,指出第
五代导演在电影观念上的转变和创作实践上的探索,同时也分析了他们在向商业化转变过程中面临的来自电影评论界的压力。并以电影《英雄》和《十面埋伏》作为个案分析,肯定了电影商业化操作的成功和对中国电影振兴本土市场的启示意义。并从第六代由边缘向主流的回归,分析中国电影新生代创作者的困境与转变的艰难,和电影商业化转变的必然趋势。 第三章提出解决方法,如何重建中国电影,分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电影的商业化策略,从韩国电影振兴的启示和冯小刚电影的本土商业化操作的成功个例,分析中国电影商业化的可行性。二是中国电影的本土化策略,只有发挥本民族的文化优势才能赢得本土市场。三是中国电影的市场化策略,就是要重视电影的市场化操作。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中国电影存在的好的因素和摆脱困境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