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受到政府、部门、企业、个人的重视。国家、地方通过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不仅为环境保护筹集了经费,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在客观上也为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寻找到了一个切实的融资途径。生态补偿项目的建设规模在日益扩大,随着试点生态补偿政策不断推广,企业通过生态补偿获得了资金,这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融资方法。当前我国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村中小企业成为了生态补偿的重要融资主体。生态补偿作为中小企业融资来源,既促进了生态环保的发展,又促进了中小企业经济壮大,能够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随着生态补偿融资需求原来越大,执行环节中也难免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以生态补偿政策下的杭州市余杭区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和浙江省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度、具体内容和其对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所起的作用,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阐述了杭州市余杭区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融资状况,通过调查发现企业的融资主要来源于国内商业性金融机构提供的抵押贷款、项目贷款、担保贷款、信用贷款、贴现贷款、融资租赁和少量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外商业银行贷款以及财政资金等;接着,分析了生态补偿政策下的杭州市余杭区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如补偿方式单一化、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生态补偿标准低、在生态补偿政策制定过程中缺乏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的充分参与、生态补偿体制部门色彩强烈,补偿管理部门多元化等;本次深入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来解决对策,包括制定生态补偿政策应该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吸收专家学者、中小企业、农村村民、地方组织等各方参与,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对生态补偿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帮助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建立起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管理机构,对生态补偿政策统一协调管理,明确各部门、各级组织的责任和义务:生态补偿的方式要有创新、多样化以及生态补偿政策重在落实,努力建立起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