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诗经学一直是诗经学史中一个薄弱的环节。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关注到这一诗经学史中的薄弱环节,挖掘明代《诗经》研究被忽视的价值与意义。而明代《诗经》研究最显著的特色之一便是从文学的角度研究这部经典。一大批《诗经》评点著作的诞生便是明代《诗经》文学研究走向繁盛的一个重要标志。戴君恩的《读风臆评》一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由于对戴君恩本人及《读风臆评》一书在诗经学史上的地位的忽视,也由于传统观念中对于明代学术的贬抑,晚近才有学者关注到戴氏此书。学者对于戴君恩《读风臆评》一书的关注,使得戴氏此书的一些基本问题得到了阐明,但是,研究仍存在着深入的可能。而对《读风臆评》这一本书相关问题的研究实际上也涉及到明代这一阶段乃至整个诗经学研究史的不少问题。通过对戴君恩《读风臆评》的研究,或可为整个诗经学研究带来新的思考。本文分为如下几部分:绪论主要简介戴君恩及《读风臆评》一书的基本概况,对相关研究状况进行归纳和概述,同时提出本文拟解决的相关问题及研究的目的、意义。第一章中简介戴君恩的生平事迹和相关著述:《剩言》、《绘孟》二书。第二章为《读风臆评》成书概要。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考察《读风臆评》成书的背景,从明代的科举、社会文化思潮、诗文评点和诗歌理论的发展、刻书业的发展四个因素考察其对明代《诗经》点评包括《读风臆评》产生的影响:第二节简介《读风臆评》成书年代、过程及其版本。第三章中主要阐述了《读风臆评》一书的基本内容、评点体例及其特色。本章的第一节中,主要阐释了《读风臆评》一书的圈评体系,并将旁批、眉批、尾评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与归纳。在此基础上,本章的第二节归纳了戴君恩《读风臆评》一书的特色:即以诗评《诗》、意象批评法、着力于诗歌章法的分析。第四章为戴君恩读《风》之法——“臆读”析论。戴君恩读《风》之法十分具有特点,正是在这种其自称为“臆读”的读《诗》方法的指导下,戴君恩才读出了旁人没有读出之处,使得《读风臆评》一书极具个性。故而,研究《读风臆评》不能不涉及戴氏读《诗》之法。同时,戴氏屡次于其书中言及朱熹读《诗》之法,在其对相关诗歌进行点评之时也往往比对朱熹的《诗集传》,对其进行商榷。而这种商榷,不仅仅是出于对诗旨理上的分歧,实际上正反映出二人读《诗》方法之异,故而本章将戴君恩与朱熹的读《诗》方法进行了比较论析。第五章结合中国古代诗学理论流变的大背景,立足于戴君恩《读风臆评》和《剩言》二书,并联系明代的诗学理论,对戴君恩的诗学观进行了阐述。第六章考察了《读风臆评》对明清《诗》评的影响及评价。《读风臆评》对明清《诗》评影响的一个最直接的表现便是后世著作对其相关内容及观点的介引,故而本章第一节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涉及明代凌濛初《言诗翼》、明末清初毛先舒《诗辩坻》、清代陈继揆《读风臆补》三本著作。第二节论及《读风臆评》一书的评价问题。类似《臆评》这类点评《诗经》的著作在评价上存在着看似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四库全书总目》这类官方著作对其贬抑,另一方面,在官方这种否定态度之下,《臆评》并没有被埋没,而是受到了清代、乃至现当代学者的重视与好评。对褒贬不一的评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即戴君恩点评《诗经》主观目的与客观影响之间存在着悖论。不少学者重评明代诗经研究史之时,都会大力赞扬明代诗经学研究以“诗”读《诗》、从文学角度研究《诗经》的大胆之举,正是这种大胆之举大大动摇了以“经”读《诗》的传统,而将经典与一般书籍一样点评,实际上将经典拉下了神坛,这也正是《四库全书总目》对《臆评》等点评《诗经》的著作抱持否定态度的原因。可是,这些以“诗”读《诗》的文人包括戴君恩,从其主观角度而言,似乎并没有动摇《诗经》权威地位的目的。戴君恩大力推崇《诗经》的经典地位,其对于《诗经》文学技法的分析便是为了揭示《诗经》作为后世诗歌典范的地位与作用。而其立足于文学角度的点评也会依托《小序》、朱熹《诗集传》的权威阐释。这一举动正反映出戴君恩主观目的与客观影响之间的悖逆。不仅仅是戴君恩《臆评》一书,其他点评《诗经》的著作也往往存在着这一现象,这大概是《诗经》文学评点未能成为时代经学主流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