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药学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容极其丰富。我国历代的医学著作,就全国现存书的不完全统计,就有9千多种,10余万册。由于医学理论难通的原因,后来研究汉语史的学者们,对医籍问津者不多,这不能不说是汉语研究的不足。有鉴于此,笔者选取两宋医籍音注为研究对象,试图在医学语言领域中开辟一块小天地。 本论文由七章组成。第一章、绪论。其主要内容是:①简述中医文化的发展历史,中医典籍的保存和流传情况。论述了研究保留下来的中医典籍中的语言的必要性。②综述两宋以及同时代的辽、夏、金时期,政府以及民间医家对医籍的校勘及刊行情况。③确立本文的研究范围,简述该领域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④说明所据版本。第二章、音注校勘及释疑。综合运用比校、理校两种基本的校勘方法对医书音注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校勘。第三章、音注语音的共时比较。医学用语具有专业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同一个医学用语可能会多次而且有规律地出现于某些与之相关的医书中。医学是科学,医学用语必须具备科学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同一个医学用语即使在不同的医书中出现,其语义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然而,语音则不同,医家往往根据自己的方言,发音习惯,或者以全民常用音为医学用语释音。这种释音方法虽然有点草率,但为我们对医书音注进行共时比较提供了十分有用的依据。通过共时比较,我们探索了当时的方音现象,同时为历时音变找出了具有普遍性的佐证材料。第四章、医书音注分析。进一步对医书音注进行系统的语音分析、归类,根据统计数字揭示出医书音注的注音用字实为各医家自创。第五章、医书音注方言现象分析。考证了各医家的里籍生平,对医书音注方言现象进行了分析、归类。第六章、医书音注综合研究。主要内容有;①音注中的方言现象对宋代音系研究的贡献。②关于韵类的讨论。③关于声类的讨论。第七章、结语。简单叙述了本论文取得的主要成就,说明了进一步研究医书音注的必要性。 本论文有几个方面的突破。一是综合运用语言学知识和中医学知识对医书音注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校勘,解释了医籍中令人难以理解的疑问,纠正了医籍中长期流传下来的讹误。二是通过对医书音注语音的共时比较、分析,揭示了医书音注中的方言现象。三是通过对医书音注的综合研究,揭示了官话的发展演变在时间及地域上存在着不平衡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