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氏春秋》研究成果丰富,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就文学研究而言,需要从吕书的结构、吕书的叙事、吕书的议论,以及本书与其它文献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探讨。 历来对《吕氏春秋》结构的研究存在思路单一、主观附会的弊病。实际上,十二月纪首篇与后面四篇作品呈现的是纲与目的关系,这种关系有着来自文本内部实在的线索。八览的每个单元都是一个整体,每单元都有贯穿始终的线索,主旨关联是单元结构的重要因素,而除此之外,其所收录历史故事的题材也是重要的结构因素;每览的首篇对其后各篇能形成良好的统摄作用;有的篇目在一篇之内或前后作品之间会形成辩证和互补结构。从总体上看,八览之间也体现出一定的结构特征。至于六论,则并没有十分明显的结构体系性。 《吕氏春秋》主要以抄录、选录历史故事为主,当然,不少情况下也会采用改写的手法。其在抄录、选录历史故事时,以原样袭用为主,在故事的编排上有时有序、有时无序。在面对长篇历史故事时,作者则会进行删改,表现出巧妙的处理方式和独特的文学特征。吕书对于浓缩历史典故的运用十分娴熟,表现各有不同,在文学史上意义非凡。而《本味》篇的叙事成就也值得关注,其重渲染、重虚构的特征对于后代“七体”赋作影响深远。 《吕氏春秋》在进行议论时,为了使本书不囿于一家之言,往往会对概念采取宽泛化的处理方式,使之具有更强的容纳力。吕书在议论时,同样表现出明显的辩证性思维特征,特别在对于君臣关系的思考上表现尤为明显。除此之外,《有始览》、《任地》等作品在议论上也具有突出的表现,其在文学史上意义非凡。 《吕氏春秋》与其它文献的关系十分密切,其对于《管子》、《庄子》、《墨子》等文献都有采录。在文献对比中可以看出,《吕氏春秋》会考量历史故事的主题,也会考量其题材;在改写过程中,作者还会顾及作品的篇幅、内容的容纳力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