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教师角色定位与构建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47933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标志着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角色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联,传统教师角色将受到巨大挑战。但面对这种冲击,有些教师表现出了不知所措,有些则固守权威角色,还有些只重视技术的更新而忽略了人文的沟通与交流等等,即教师在这种新的教学环境下没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信息社会中教师角色应该如何转变。信息社会中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不是对传统的教师角色一概否认,而是对传统角色进行批判地继承。为此,本文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理论研究的方法对信息社会教师角色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探讨教师角色所赋予的新内涵,同时就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定位与构建提出新的措施。本论文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此研究的问题缘起和意义等,并对已有研究进行了述评。第一章对教师角色全面的解读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确立角色内涵,提炼出中西方的相关教师角色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阐述教师角色所经历的演变历程,透析传统隐喻指代下的教师角色的发展。第二章主要阐述信息社会教师角色面临的挑战与困境。论述了教师角色发展与社会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如教育环境发生着怎样的更新,教学经历着怎样的调整,师生关系又面临怎样的改变等等,在这样的教育冲击面前,教师表现出何种态度,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教师角色的变化。而相关的研究比较少,本文采用生活访谈和观察法,选取一些教学案例,主要从知识角色、技术角色、道德角色和情感角色在转变中面临的困境,剖析教师角色重新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知识体系、信息素养、道德思想等角度探究信息社会中教师角色转变的模糊性、角色冲突的原因。第三章系统探讨信息社会教师角色的完善与构建。本文认为,信息社会需要教师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拥有较高的信息素养。为此,从教师的特殊职责、作用来对教师角色重新定位,其扮演着多重角色,如网络学习导航员、课程资源开发人、多元文化诠释者、未来生活设计师、教育合作的伙伴等,全面提升角色意识。在构建策略方面,本文主要从信息资源整合、教师培养等方面完善教师角色体系。一方面是利用课程、社区、教育交往中的信息资源展示角色新理念;另一方面探索教师教育培养的新模式,改进培训方式、提升教师信息素质、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等,有效实现教师角色构建的基本策略,力求使教师研究深入下去。信息社会赋予教师新的内涵,对教师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他们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理念,提升角色意识,做信息时代的领路人,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栋梁之才。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股骨远端骨折Muller分型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9年我院骨科124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男67例,女57例;年龄在16-84岁,平均年龄47岁;左侧72例,右侧52例:根据Muller分
所谓冒籍就是假冒籍贯,是科举考试的舞弊手段之一。其最常见的类型有冒籍顺天府、身世不清者冒籍、冒籍边远地区、冒占商籍、以及官员子弟冒籍等几种。明清冒籍屡见于科场,朝
系统功能语言学简称(SFL)创立40年来,基本上一直以词汇语法为手段,视小句为“交换”,“体现”和“消息”的载体。研究语言的人际功能,不能忽略了对对话人的赋值语义(semantic
新石器时期屈家岭文化遗存中的陶器,造型上极其规整、装饰上略显简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制作上也看的出制陶工人对这些陶器着实进行了一番设计,整体强调了线条的形式感
观察是人对事物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是对事物和现象所进行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观看和觉察.由此可见,借助感觉器官或辅助器具去发现是观察的形式,而对发现察觉
本文探讨了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高校图书馆作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一个节点所拥有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图书馆在重视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同时.更应利用网络的虚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变成了信息分享与协作的空间。SNS(社会网络服务)是一个聚合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参与者在这个平台上共享信息与满足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间形
据《现代汉语词典》,上声的“好”共有15个义项。其中有的“好”脱离开基本义项引申到“令人满足、容易”,因此这些引申义可以跟动词共现表达形容词性意义。但它不仅表达形容
改进和完善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是建筑企业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必要条件。灌注桩后注浆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技术手段,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主要论述灌注桩后注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