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生态视域下微博客的媒介生态文明构建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lwb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也带来了传播领域的变革,新的媒介——微博应运而生。微博在2006年开始出现,并以惊人的发展速度一跃成为目前最火的传播工具。随着信息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为了满足大众在新时代随时便捷交流沟通的需求,微博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成为广受关注的话题,它是于手机短信、网页论坛、IM即时通讯软件、SNS社交网站之后出现的一种创新型的传播工具和交流平台。微博的出现不仅使信息传递方式发生改变,交流沟通范围大大扩展,而且使人类社会及自身的生存发展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媒介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媒介及其生存发展的环境,以及二者间的相互关系。它把媒介及其所依赖的环境当做系统加以研究,探讨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探索不同媒介生存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微博芝所以成为目前最受欢迎的传播媒介,存在其兴起与发展的特定生态环境,运用媒介生态学相关理论来审视微博,探索其有效传播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将微博置于媒介生态学理论框架下进行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探析微博存在的生态环境。宏观生态环境从微博所存在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将微博置于一个宏观的、动态的、发展的进化过程中;微观生态环境研究则引入媒介生态位观念,探析微博种间环境即行业生态环境,种内环境即从传播学基础理论出发以媒介生态学为立足点对微博的传播者、受众及传播内容进行探究。本文辩证地研究了微博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倡微博的绿色传播,构建和谐微博生态环境的理念和路径。提升微博的“自我净化”,积极引导,鼓励信息的多元化,维护主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微博的绿色传播。创造规范有序的政治环境,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发展文明健康的文化环境,搭建与时俱进的科技环境,努力构建微博的媒介生态文明。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探讨为何近年来大多数台湾民众无法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即便在2008年马政府上任后两岸关系渐趋和缓的情况下。本研究欲探讨的并非台湾民众为何不能接受自己是中华人民共
期刊
摘要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乐山、乐水、亲近自然的情结,这种山水情结在艺术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山水画,其意境是以气韵生动作为总的精神原则,通过画面、笔墨技法表现出作者的心态,达到超以想象的效果。就山水画意境的特质与功能来说,它在实质上是一种因气韵生动而得以超以“象外”的心画。  关键词:山水画 意境 特质 功能 山水情结  引言  山水画最早出现于六朝时期,至今已经走过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