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图像学原理对宋人风俗小品画的形式要素、画面构成方式以及内在意义进行分析,解读。再结合对图示的分析研究推导出画家的创作情境,通过对这一艺术形式的多角度研究,探讨风俗小品画中所蕴含的美学价值与社会意义。宋人小品画在取材上十分广泛,除了传统的花鸟画、山水画以及人物画以外,开始出现大量以描绘平民百姓的生产生活、民间风俗、集市活动为主题的风俗题材内容。这种绘画世俗化的现象大大地拓展了绘画创作的内容与空间,绘画从趋于贵族化、神圣化开始向大众化、平民化转变,绘画的功能作用也从记录和教化逐渐转变为可供各阶层人民欣赏的艺术。艺术家的审美也发生转变,绘画创作的视角和题材上的选择都不同以往,开始以欣赏的态度关注身边生活中的风土人情,题材逐渐趋向于平凡世界中的一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例如自然界中的花花草草、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等。将这些内容通过精湛的艺术技巧描绘成丰富多彩的画面,将微小的生活细节融入到艺术中,使绘画的主题并不局限于宗教和贵族,而是扩展至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不仅极大地拓展了绘画题材的内容和表现空间,而且使绘画与丰富的现实生活更加紧密相关。文章首先介绍了宋人小品画的题材构成以及风俗小品画的文化背景,从内容与题材、绘画形式与特点两方面对宋人小品画加以分析,以自然主题为背景,以宋代整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为背景,阐述了宋人小品画这一绘画种类的形式语言,以及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从而展现宋人小品画的艺术特点。其次,通过对宋人风俗小品画形式要素的分析与探讨,探析其构图以及画面用色、用线的特性与共性,通过整体画面与细节的研究,揭示宋人小品画典型图式中包含的艺术意蕴。而后,结合宋代文化背景以及特定历史阶段的特点,推导出宋人风俗小品画的创作情境以及作品内容所体现的传统意义。最后进一步阐述小品画中所蕴涵的社会意义和衍生意义。文章围绕宋人风俗小品画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情境展开分析,反映了宋文化的转型以及审美取向的转变,阐述了风俗小品画对于宋代绘画乃至中国绘画史的深远意义,以及其中所反映的社会文化意义。通过这些内容的分析,我们试图较为全面的呈现出宋人风俗小品画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