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1999年1月~2003年12月间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科住院行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32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因素及诊治方法,旨在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研究方法] 对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近5年间收治的321例行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年份分成5组,对其年龄、孕产史、手术史、症状及体征、超声诊断、术前诊断、术中所见、术后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发病相关因素,病理和临床诊断符合率,并对漏诊、误诊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研究子宫腺肌病例的发病率为13.7% (321/2349)。患者平均年龄42.8±5.9岁。其中81.0%在36~50岁。96.3%有妊娠史,94.4%有分娩史,75.4%有宫腔操作史。66.4%继发性痛经渐进性加重,65.1%月经异常。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占94.1%,其中68.9%均匀增大,71.0%子宫≤孕8周大小;30.5%伴宫体压痛。超声检查子宫肌层增厚占34.9%;肌层回声不均占52.6%;宫腔线移位者占28.7%,;肌层见散在短线者占28.7%。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平均符合率为77.5%,平均漏误诊率为22.5%,超声诊断准确率由1999年的51.6%提高至2003年的81.4%。术前诊断符合与病理诊断平均符合率为82.6%,平均漏误诊率为<WP=30>17.4%。术前诊断由1999年的58.5%提高至2003年的89.2%。手术治疗仍为目前治疗子宫腺肌病最常用的方法,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占56.4%;子宫全切术占40.2%。术后病理诊断为:单纯子宫腺肌病213例(66.4%);合并子宫肌瘤61例(19.0%);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31例(9.7%);同时合并子宫肌瘤和卵巢巧克力囊肿10例(3.1%);合并卵巢瘤4例;合并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1例;合并输卵管卵巢囊肿1例。[结 论]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的良性疾病之一,发病率为13.7%,81.0%发生于36~50岁之间。多次妊娠分娩、宫腔操作和子宫体手术可能是本病促发的关键因素,其发病可能与高雌激素刺激有关。“进行性加重的痛经”这一症状在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查体时常发现子宫均匀增大且压痛明显。子宫腺肌病的术前诊断率为82.6%,漏误诊率为17.4%。子宫腺肌病常合并子宫肌瘤、卵巢巧克力囊肿等,有的无明显痛经症状,因此术前诊断需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和超声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鉴别,降低术前误诊、漏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