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留城定居的路径研究——基于权利供给角度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劳动力的流动和人口的迁移日益频繁,促进农民工在城市定居,向市民转化成为了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内容。   首先,本文从权利角度指出农民工留城定居过程的实质是追求与城市居民平等权利的过程。其次,本文通过实证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农民工留城定居的相关权利及供给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将权利划分为经济权利、社会权利与政治权利。再次,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农民工留城定居相关权利的供给制度缺陷直接导致了农民工权利缺失,而制度创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最后本文提出在现实情况下,可先结合农民工权利需求程度与城市实际供给能力,遵循“低门槛、渐进式”的权利供给路径,分步赋予农民工在各方面应享有的权利,并通过根本上的制度创新,最终实现农民工留城定居。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了农民工留城定居的实现过程即是农民工平等权利的获得过程,并认为在一定时期城市资源有限情况下,可遵循“低门槛、渐进式”的权利供给路径。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一直以来劳动力资源都相当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这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产业分工的一大优势,为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我国制造
开发区自设立以来,积极融合了国家和地区发展政策,在促进区域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尤其在国际经济发展新的背景下,开发区出现了如传统的发展理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由传统走向现代,由落后走向文明的必由之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城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开始关注并鼓励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甚至将教育服务贸易作为支柱产业。中国的教育服务贸易在改革开放后的30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