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紫癜性肾炎(HSPN)是我国儿童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大部分患儿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进展为慢性肾脏病或终末期肾病,因此早期通过临床及肾活检病理评估病情及预后十分必要。ISKDC分级作为目前最常用的紫癜性肾炎病理分级法,被逐渐证实在预后的预测中具有局限性。改良后的半定量病理评分(SQC)是近年来提出的一项针对儿童紫癜性肾炎的新型病理评价方法,它在预后中的预测价值仍需进一步明确。目的:1.探讨临床分型、实验室指标、病理分级与儿童HSPN预后的关系;2.探索SQC指标与临床分型、传统病理分级的关系;3.比较SQC与ISKDC分级在预后预测中的效能差异,寻找更准确的预后评估方法;4.探究SQC指标在预测近期及远期预后中的价值,寻找更敏感的预后评价节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7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紫癜性肾炎并有完整肾穿刺病理活检资料的249例患儿的临床及随访信息。利用ISKDC分级及SQC对肾活检标本进行病理评估。结果:1.HSPN患儿临床分型越重(P=0.028),收缩压(P=0.022)、血尿素氮(P=0.007)、血肌酐(P=0.001)、胱抑素-C(P=0.002)、24h尿蛋白定量(P=0.015)越高,血清白蛋白(P=0.01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P=0.001)越低,预后越差。2.儿童HSPN的预后与病理表现密切相关,传统病理分级中ISKDC分级(P=0.002)和肾小管-间质分级(P<0.001)越重,SQC综合指标中活跃度(P<0.001)、慢性度(P<0.001)、肾小管-间质指数(P<0.001)、肾小球指数(P<0.001)和SQC总分(P<0.001)越高,预后越差。3.SQC活跃度、慢性度与临床分型、ISKDC分级、肾小管-间质分级、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活跃度与eGFR呈负相关。其中,活跃度与临床分型的相关性比慢性度与其的相关性更强(Z=2.589,P=0.009),慢性度与SQC总分的相关性比活跃度与其的相关性更强(Z=-7.541,P<0.001)。4.在末次随访不良预后与各病理指标的ROC曲线分析中,SQC总分曲线下的面积(AUC)最大,为0.910(P<0.001,95%CI:0.844-0.975),SQC总分与ISKDC分级AUC差为0.12(P=0.001,95%CI:0.0485-0.192)。在随访1年、3年、5年的不良预后与SQC总分的ROC曲线分析中,均显示当SQC总分≥10分时,提示预后可能较差。5.通过多因素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eGFR(OR 0.985,95%CI:0.972-0.997,P=0.015)及SQC总分(OR 1.562,95%CI:1.279–1.906,P<0.001)是儿童HSPN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HSPN预后与临床分型及病理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本中心研究表明,SQC指标与儿童HSPN临床及病理具有明确相关性,活跃度与临床分型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慢性度更能判断预后。SQC对于儿童HSPN预后的预测较ISKDC分级更敏感、准确,以SQC总分的预测价值最强,当SQC总分≥10分时,患儿出现不良预后的风险较高,且在近期及远期预后中具有相同的预测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