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诱导半相合骨髓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cker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利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半相合骨髓移植免疫耐受的疗效,寻找防治骨髓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新方法。方法①以雄性SD大鼠为骨髓移植供鼠,以雄性SD大鼠与雌性Wistar大鼠的杂交雌鼠(F1雌鼠)为骨髓移植受鼠建立半相合骨髓移植动物模型。②用供鼠的外周血在体外经细胞因子rmGM-CSF、rmIL-4诱导培养7天收获未成熟树突状细胞。③实验组受鼠10只,接受骨髓移植+供鼠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输注;对照组受鼠10只,只接受骨髓移植,无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输注;观察比较aGVHD的发病情况。结果①观察至移植后+40天,存活的16只受鼠中有15只表达SRY基因。②用供鼠外周血细胞诱导培养imDC的过程中,经动态跟踪观察显示:培养细胞的形态学特点符合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学特点。③实验组受鼠的aGVH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0%VS100%)。④观察至移植后+40天,实验组受鼠的临床aGVH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7±1.0 VS 6.9±1.5);实验组受鼠的肝脏、小肠病理GVHD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①利用SD雄鼠和F1雌鼠(雄性SD大鼠与雌性Wrist大鼠的杂交雌鼠)建立半相合骨髓移植动物模型进行有关研究是可行的。②利用大鼠外周血诱导培养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可用于其诱导移植免疫耐受性的研究。③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可降低大鼠半相合骨髓移植后aGVHD的发生率、减轻大鼠半相合骨髓移植后aGVHD的病情。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CNS)变性疾病之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其病理学的变化主要为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导致纹状体DA不足
第一部分、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目的:在一个遗传性全白甲家系内进行基因筛查,选取γ晶状体蛋白基因—CRYGA、CRYGB、CRYGC、CRYGD作为候选基因,探讨以上四基因与此遗传性全白甲家系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一个遗传性全白甲家系,制备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对CRYGA、CRYGB、CRYGC、CRYGD4个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区域及邻近内含子区域进行选择性PCR扩增,其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分析此四个基因突变。结
本文对C-erbB-2、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CNA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本研究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对60例乳腺癌和20例乳腺小叶增生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C-erbB-2、Survi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