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历来是经济学研究的主题之一,经济学家们尤为关注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和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其中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的收敛假说,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提出了富有吸引力的预期;对于区域存在的经济差距,给予了强有力的解释。围绕着收敛存在与否、收敛速度的快慢以及引致收敛的原因等问题,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便成为区域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差距情况开始恶化,作为发挥宏观调控功能的地方财政,其财政支出政策能有效的抑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无限扩大,实现不同区域间的公平和资源的优化配置。那么,存在我们中间的问题就是,区域差距的扩大,区域经济增长会呈现什么样的变化情况呢?地方的财政支出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增长与收敛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尝试性的运用收敛理论对中国30个省的经济差距问题进行收敛性检验,并探讨地方财政支出及其相关变量对区域经济增长与收敛的影响。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简要介绍本文研究的选题背景、选题依据,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动态和进展分析等相关文献,提出本文进一步研究的切入点,明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是经济增长收敛的理论分析。概述收敛性的基本假说、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及分析模型。第三部分是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分析。主要阐述财政支出理论及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第四部分是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对于1994年到2004年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绝对收敛、条件收敛及俱乐部收敛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地方财政支出变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总结得出结论及一些地方财政政策选择,期望可以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