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与竞争条件下丛枝菌根菌和数种作物的互作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xia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丛枝菌根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广泛存在于农业系统中,其可与80%的维管植物共生形成内生菌根,提高宿主植物对营养元素和水分的吸收,增加植物产量和抗逆性,进而影响系统中植物群落的组成和演替。本论文在甘肃省庆阳黄土高原于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研究了传统耕作、免耕、传统耕作+秸杆覆盖和免耕+秸杆覆盖等耕作方式对丛枝菌根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野生型(A17)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 var. Jemalong)为轮作作物,在温室条件下模拟了黄土高原耕作方式下,土壤干扰和秸秆覆盖对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和珍珠巨孢囊霉(Gigaspora margarita)等两种丛枝菌根菌和蒺藜苜蓿互作的影响;并以野生型(A17)和突变体(dmi1)蒺藜苜蓿为竞争组合,采用同位素32P标记,进一步研究了丛枝菌根菌在植物竞争中的作用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田间条件下,丛枝菌根菌与玉米(Zea mays)、冬小麦、大豆(Glycine max)等三种轮作作物在苗期均建立了共生关系,但丛枝菌根菌对3种作物的侵染率均较低,分别为玉米11%~30%,冬小麦8%~31%,大豆3%~30%。耕作方式对丛枝菌根菌侵染率的影响因作物、年份和生长阶段而异。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和耕作+秸秆覆盖对3种作物菌根菌侵染率平均提高了10%~15%。3种作物在盛花(结荚)期的菌根菌侵染率均高于苗期,2005年的菌根菌侵染率总体高于2004年。耕作方式对作物产量、地上生物量和作物P吸收未产生显著影响,但三者变化趋势较为一致。2、温室内模拟黄土高原耕作方式,土壤干扰和秸秆覆盖未影响丛枝菌根菌对蒺藜苜蓿的侵染率,亦未影响菌丝室(hyphal compartment, HCs)和根室(root hyphal compartment, RHCs)土壤中的丛枝菌根菌的菌丝长度。根内球囊霉和珍珠巨孢囊霉单独或混合接种,在A17出苗4周后的侵染率分别达到70%、30%和60%,混合接种效应介于单独接种效应之间。7周时,A17单独接种的侵染率均为60%,混合接种的侵染率为25%,混合接种效应表现为对侵入位点的竞争。土壤干扰通过对丛枝菌根菌的作用而影响A17的P吸收和生物量,未接种处理未对干扰表现出任何响应。干扰显著降低了接种丛枝菌根菌A17的P含量和生物量。两种丛枝菌根菌单独接种或混合接种表现出不同的效应,混合接种和珍珠巨孢囊霉使4周龄A17地上部分组织P含量分别降低37.64%和69.67%;但未影响接种根内球囊霉A17地上组织P含量,在7周龄时,干扰使接种根内球囊霉的A17地上组织P含量降低了30.29%,但未影响其他接种处理A17的地上组织P含量。秸秆覆盖仅提高了干扰条件下HCs土壤接种根内球囊霉和RHC土壤混合接种的菌丝长度,或降低了未干扰条件下RHCs土壤菌丝长度(P<0.05),但未对丛枝菌根菌和A17互作产生显著影响。土壤干扰、秸秆覆盖和丛枝菌根菌接种亦影响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但因土壤团聚体颗粒直径而异,土壤干扰降低了1~2 mm和0.25~0.5mm直径土壤团聚体,秸秆覆盖提高了1~2 mm和0.25~0.5 mm直径土壤团聚体,丛枝菌根菌仅提高了直径>2 mm土壤团聚体形成(P<0.05)。3、筛选出了对丛枝菌根菌生长正效应的野生型蒺藜苜蓿A17和无反应型蒺藜苜蓿突变体dmil,并用于不同基因型蒺藜苜蓿生长竞争试验。A17对dmi1的竞争优势主要是通过其与丛枝菌根菌建立共生体实现,A17中通过丛枝菌根菌吸收的32P含量为dmi1的100~200倍。在不接种丛枝菌根菌的条件下,A17和dmi1对P的吸收和生物量基本相同。接种丛枝菌根菌后,提高了A17在A17+dmi1和A17+17组合中的竞争能力,尤其是在低P水平下,A17的P含量和生物量可达dmi1的1~2倍。丛枝菌根菌-植物组合对竞争反应存在多样性。A17在接种根内球囊霉后,其在不同竞争组合中的侵染率较一致,不施P处理下约为75%,施P处理下约为40%;但接种珍珠巨孢囊霉后,其在A17+A17中的侵染率高于在A17+dmi1中的侵染率。dmi1在dmi1+dmi1组合中,仅个别植株检测到共生体结构,且侵染率极低(<2%),但在A17+dmi1中,个别植株侵染率可高达15%。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云南是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由于历史上统治阶级采取民族压迫政策以及社会发展滞后等方面的原因,解放初期,云南的民族隔阂很深,矛盾很多,严重影响民族团结、社会发展。为此,云南大力发展民语广播,利用这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促进民族沟通,消除民族隔阂,取得了很好成效,为当今云南各民族相互尊重、团结互助的良好局面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民族隔阂 民语广播 民族沟通 民族团结  1950年6
随着近年来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已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直至今天,电视艺术的充分展现已越来越依赖于电视技术,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电视技术与电视艺术的有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9月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湖北黄冈日报社记者沈红星作为全国新闻战线54个先进个人之一、全国地市报唯一代表受到表彰,9月21日她又出席了湖北省抗
传统中西方绘画的创作理念、构图、造型和表现技法等各有不同,但水彩画与中国画在表现江南水乡风景时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讲求画面的意境与气韵,适于表现江南水乡的灵动、
4月30日至5月5日,由河北省艺术研究所和河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青春的光辉——河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成立学术邀请展”在石家庄市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共展出油画、
该文对塞尚的静物作品《水果与酒杯》构图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说明其画面所产生的艺术原因,探究塞尚对其后艺术家的影响和对人们的启发。
期刊
在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征程中,媒体工作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升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新闻媒体工作者也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也贡献了他们的力量。如何加强以
随着5G技术的加快推进,给媒体的全面升级注入新的推动力量。面对纸媒逐渐减弱现象,日照报业传媒集团的发展正积极把握时代潮流,探索新技术下,加快建设新形势下的新媒体。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