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60>Coγ射线诱变育种初步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obo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 (Linnaeus) C. L. Blume)属兰科(Family Orchidaceae)、蝴蝶兰属(Genus Phalaenopsis, Blume, 1825),是一种多年生附生植物。蝴蝶兰花形如彩蝶飞舞,色彩艳丽,是国际流行的名贵花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它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最普及的洋兰品种之一,被誉为“洋兰皇后”。花卉在长期无性繁殖后会造成种性退化,改良和创新其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辐射诱变作为一种有效的变异手段在花卉品种培育与改良中显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十分诱人的前景,也是当前国际上突变育种的热门研究领域,其中60Coγ辐射是最为广泛的诱变手段。本试验以四个品种的蝴蝶兰共160株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60Coγ射线分别对其进行15Gy,20 Gy,25 Gy,30 Gy四个剂量的辐照处理,观察记录其生物学性状,并采用CTAB法提取其g-DNA,对不同品种不同辐照处理剂量的蝴蝶兰的遗传变异程度进行研究。试验对RAPD反应中的Taq酶浓度、Mg2+浓度、dNTPs浓度、随机引物浓度及退火温度进行了优化,建立了蝴蝶兰基因组RAPD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25μl反应液中含:Taq(5 U/μl)0.4μl,10×Buffer(含Tris-HCI 100 mM pH 8.3,KCl 500 mM)2.5μl, MgCl2 (25 mM)2.5μl,dNTP(10 mM)0.5μl,引物(20μM)1μl,模板DNA1.5μl,ddH2O16μl。扩增反应程序:94℃预变性3 min ;94℃变性45 s,38℃退火l min,72℃延伸1.5 min,35次循环; 72℃延伸10 min。本试验选用72条引物分别对A、B、C、D四个品种进行引物筛选,从中筛选出的扩增结果稳定、谱带清晰的引物数量为:A品种筛选出了30条,B品种筛选出了21条,C品种筛选出了20条,D品种筛选出了24条。进行PCR扩增,扩增结果经0-1编码后,采用欧氏距离平方系数和组间连接法,应用SPSS 11.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A品种不同处理间的遗传距离较大,除个别处理剂量相近的被聚为一类,基本上是按照处理剂量聚类。30 Gy处理整体与对照遗传距离最远,说明变异程度最大,但25 Gy处理内部的变异程度最大,单株间遗传距离最远,如25-4(未变异)和25-6(变异)两个单株分别在第四类和第五类。A品种花型在25 Gy和30 Gy处理共出现了8个变异。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花梗矮化分支越明显,这对改变传统蝴蝶兰单一的组盆方式,从而推出高质量的单盆单株商品蝴蝶兰提供了可能。以变异花朵的DNA为模板采用不同引物进行RAPD扩增,出现多条特异性条带,说明其变异程度较大。D品种只有25 Gy处理中一株发生花朵变异,分子水平检测未发现特异性条带,可能为环境因素引起的饰变。因此,试验获得的各品种最佳辐照剂量:A为30 Gy,B为15 Gy,C和D为25 Gy。
其他文献
桃(Prunus Persica(L.)Batsch.)因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在园艺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桃果实的品质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光合产物的转化和积累。蔗糖作为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
本试验于2007年至2009年在青岛农业大学进行,通过单株—混合系统选育出的莱阳产北沙参优良种株为试材,分别进行了北沙参盆栽基质筛选和水培试验、外植体消毒及愈伤组织诱导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