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橡胶树白粉菌(Oidium heveae B A.Steinmann)是橡胶树白粉病的病原真菌,具有专性寄生的特性,对天然橡胶的产量有极大的影响。橡胶树白粉菌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菌和寄主细胞学观察、病害预测防治方面,而关于分子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在前期O.heveae基因组学与橡胶品系7-33-97互作转录组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存在一些MAT(交配型基因)家族的基因,为了解MAT在O.heveae生长发育中的角色和作用,本研究筛选到3个MAT家族的相关基因,通过克隆和基因表达分析,监测其在橡胶树白粉菌致病过程中的表达差异,为验证橡胶树白粉菌生长侵染过程中MAT基因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橡胶白粉菌基因组测序基础上,通过NCBI比对,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得到3个交配型相关基因,分别命名为:OH-MAT2、OH-MAT1-2、OH-MAT1-1。对这三个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发现,基因DNA序列长度为964 bp,cDNA序列长度为921 bp,与小麦白粉菌编码MAT STE2蛋白同源率达93%;OH-MAT1-2基因序列长度为1071 bp,cDNA序列长度为858bp,OH-MAT1-2基因与葡萄白粉菌编码MAT alpha 1蛋白同源率达99%;OH-MAT1-1基因DNA序列长度为930 bp,cDNA序列长度为930 bp,OH-MAT1-1基因与葡萄白粉菌编码MATHMG蛋白的同源率达80%。2、用橡胶白粉菌接种寄主培养12d新鲜孢子接种在抽芽7-10d叶龄橡胶叶片上,分别培养至4 h、8 h、12 h、24 h、3d、5 d,提取RNA。采用生物信息学和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析OH-MAT2、OH-MAT1-2、OH-MAT1-1三个基因的不同结构域,以及MAT基因在白粉病菌侵染寄主过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这三个交配型基因在橡胶树白粉菌侵染过程中,均有表达,不同侵染时段的表达量不同,在4 h侵染时,三基因均上调,之后各时间段OH-MAT2为上调基因,OH-MAT1-2和OH-MAT1-1为下调基因。3、分别在海南7个橡胶树种植地点、云南6个种植地点获取橡胶树白粉菌,提取DNA,并进行交配型相关基因的克隆,将测序返回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和进化表达分析。结果表明:采自云南和海南共13处地点的橡胶树白粉菌,均克隆获得OH-MAT2基因,OH-MAT1-2基因,OH-MAT1-1基因,经遗传进化分析发现,在交配型基因保守区域上互相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与HO-73菌株比较,保守区域也不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