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儿童文学创作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中国的儿童文学便不能跨过曹文轩,他的儿童文学作品独具个人风格。20世纪七十年代末曹文轩开始他的儿童文学创作生涯,作品侧重于对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的书写。他一直坚持“追随永恒”的美学追求,反对庸常的创作现实,用自己独特的风格讲述他记忆深处中国少年孩童的成长故事。2016年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这是国内首个获此殊荣的作家,自此之后,研究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品的期刊和论文也越来越多。本文不仅立足于作品本身,还结合作家的文学观从宏观角度和作品内容与形式这一微观角度进行分析,探究曹文轩儿童文学鲜明的个人特征。第一章从宏观角度论述了曹文轩的儿童文学观,介绍了这一文学观分阶段的形成过程、还介绍了文学观中重要的关键词“美”。曹文轩的文学观以儿童文学观为主,在儿童文学观的基础上延伸出含义与之有重叠的成人文学观,本章的论述是围绕曹文轩的儿童文学观展开的。作为一个作家,曹文轩对儿童文学有自己的看法,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坚守文学性和审美性的追求。肯定儿童文学的价值、追随永恒的“美”成为其文学观中的核心。第二章围绕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品中成长这一主题展开论述,本章对作品主题的分析立足于作家笔下青少年儿童成长所面临的不同境遇,分为成长中遭遇的苦难和青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特殊心理两部分。本章通过对儿童文学作品主题的探究,一方面归纳总结儿童成长过程中苦难的来源,另一方面不仅从孩童的身体更从心理层面关注他们成长中面临的问题。第三章研究的是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品中独特的叙事方式,从叙事视角和叙事策略两方面展开论述。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品的叙事视角和叙事策略受作家个人经验的影响,带有鲜明的个人经验特征。成人作为儿童文学的作者,他们必须站在儿童的角度创作,因而曹文轩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儿童与成人的双重视角,不同视角就展现出不同的世界。此外,作品的叙事策略中鲜明地体现着成人视角下的个人经验世界的特征。第四章论述的是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品之美,包括作品的语言美、自然美和人性美三部分。曹文轩热衷于中国古典美学,追求永恒的美感,本章从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品美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作品的语言风格体现了形式上的美感,内容上则体现为作品中对自然和人性美的描写。结语部分指出当下童年消逝和异化的现实,而曹文轩儿童文学创作中的童年情怀和童年理想促使他创作出理想中美好的童年世界,为当下孩童开辟出一方心灵净土。结语部分还从文学性、儿童性、作家的艺术个性三个角度分析了曹文轩儿童文学创作的独特性,肯定其作品在今天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其他文献
最近世界各地的语言都受到英语的影响,汉语也不例外。混合汉语词汇以及拼音的出现让更多外国人呼吁用汉语拼音取代汉字。当然英语文化和英语帝国主义是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之一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乳管镜介入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予乳管镜介入+中药治疗,对照组23例予西药加手术治疗。共观
目的:通过检测子宫颈癌患者和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和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
目的:了解冲压机械所致工业性手外伤的危险因素和有事故倾向性的人群。方法采用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收治的冲压机械所致急诊工业性手外伤患者及其对照人群开展可能危险
应用Tafel极化曲线分析方法,研究了分散剂A不同用量及不同分散时间对聚苯胺环氧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涂层的表面微观形貌进
采用溶液法用含亲水单元的丙烯酸混合单体与氯化聚丙烯进行自由基接枝共聚反应,制得丙烯酸改性氯化聚丙烯,将其中和后加水分散即得丙烯酸改性氯化聚丙烯乳液。用傅里叶红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