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上学难问题的有效资助手段之一,它能否持续健康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关心的重大民生问题,而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阻碍了该项优惠政策的顺利开展和良性循环。介绍国家助学贷款的基本内容,包括该政策产生的背景,内涵和形式,在公民基本权利的社会制度保障和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两个方面阐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叙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作用和意义及现状。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以来,有将近20%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的违约现象,剖析国家助学贷款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在国家助学贷款政政策实施过程中大学生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学生本人主观方面的诚信意识薄弱、有意逃避偿款责任、变更借款用途等。从不利于国家助学贷款顺利开展,不利于学校发展和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三个角度阐述国家助学贷款大学生中诚信缺失的危害性。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角度去阐述诚信的内涵和发展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诚信内涵、要求和诚信教育对大学生在做人、成才、立业、就业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去分析国家助学贷款诚信教育的特点和现实重要性。
鉴于国家助学贷款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和带来的危害,就国家助学贷款大学生诚信诚信教育,给出相应的措施,主要有:从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入手,将诚信教育作为大学生道德伦理教育的必修课:加强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学生诚信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建立信用奖惩和失信辅助机制,完善贷款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