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故事”是一种运用数字化技术来讲述故事的新方法。上个世纪80年代,由美国Dana Atchley最先提出。后来,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在全国多所学校开展了数字故事的教师培训,也有研究生把数字故事运用到数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教学中,受到了师生的欢迎,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分析数字故事应用于我国高中生物教学的可行性,并开展数字故事与高中生物教学相结合的实践研究,总结教学经验与教学策略,进行反思与改进。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访谈法及行动研究法等。文章结合数字故事的概念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PPT应用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数字故事不同于PPT课件的特性,并比较了数字故事和微课,简单介绍了数字故事的制作过程,对数字故事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做了详细的教学设计和实践研究,列举并分析了三个不同应用领域的教学案例。本文研究的重点体现在第三、四章,主要是对数字故事应用于教学进行可行性分析,对高中生物课程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数字故事的设计与应用于教学的实施过程,并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了验证数字故事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本研究对参与数字故事教学的徐州一中高三(11)、(12)班的学生进行了访谈,并对听课老师进行了访谈。学生和老师大多认为数字故事不仅可以应用于教学实践,并且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本文的创新之处是验证了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使用数字故事的可行性,将数字故事与所在学校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相结合,并发掘了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可以利用数字故事的领域和内容,为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如何应用数字故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