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CIT)是临床常见的化疗毒副反应之一。不仅增加了出血风险,延长住院时间,也对患者的生存预后产生不良影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为特异性血小板刺激因子,已广泛用于CIT的治疗。仅在血小板降低后治疗性应用rhTPO常不能满足临床需要,针对CIT的预防也渐渐受到重视。国内曾有关于化疗前3天开始连用7天rhTPO来预防CIT[1],和化疗后间隔使用rhTPO预防非小细胞肺癌CIT的相关报道[2]。国外Vadhan-Raj等首次对行含铂药物化疗的妇科肿瘤患者间隔预防使用rhTPO进行报道[3]并在此基础上对行异环磷酰胺和阿霉素化疗的肉瘤患者预防应用rhTPO行多组平行对照试验,来探索给药模式[4]。但目前rhTPO预防性应用尚缺乏相关的标准和指南。新的给药模式亟待探索和尝试。[目的]评估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间隔使用rhTPO预防CIT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索rhTPO预防给药的新模式。[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的实验方法,入组20例行化疗周期内出现3-4级血小板减少(血小板≤50×l09/L)的恶性实体瘤患者,本周期内不使用rhTPO治疗,并记为空白周期。在下周期化疗时,预防性使用rhTPO,记为预防周期。预防周期给药方案:化疗开始前第2、第1天和化疗开始后第4、9天给予rhTPO(特比澳;沈阳三生制药)15000U,皮下注射。动态检测和记录血常规、肝肾功、凝血功能、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预防周期和空白周期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值分别为(66.4±25.9) ×109/L和(40.1 ±11.3) ×109/L,P=0.019;血小板恢复最高值分别为(259.2 ±122.3)×109/L和(144.4±60.0) ×109/L,P=0.021;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分别为(4.2 ±2.9)天和(9.1±4.0)天,P<0.001;血小板减少恢复至≥75×109/L所需天数及血小板>100×109/L所需天数预防周期均明显低于空白周期,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入组的20例患者中有2例在治疗周期内未出现CIT (10%) ; 2例空白周期出现4级CIT的患者在治疗周期内最低出现3级CIT。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两周期化疗前后红细胞、白细胞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肾功、凝血功能均无明显异常。[结论]对于既往CIT的恶性实体瘤患者,化疗前后间歇预防性应用rhTPO能有效降低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及持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