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及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在呼吸道中发挥重要的宿主防御作用。本研究从天然免疫分子肺表面活性蛋白A及肺表面活性蛋白D强大的的炎症和免疫调节功能入手,并推测SP-A及SP-D的特定基因位点上核苷酸变异或免疫调节能力的改变可能影响或决定不同个体对变应性鼻炎的易感性的差异。本研究的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了解SP-A及SP-D在变应性鼻炎和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P-A及SP-D在上呼吸道炎症反应性疾病中发挥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1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性鼻炎组,A组)鼻黏膜组织、15例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B组)的息肉组织和7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的中鼻甲组织(对照组,C组)中SP-A及SP-D的表达。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上述三组对象血清中SP-A及SP-D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显示变应性鼻炎组及鼻息肉组中SP-A和SP-D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变应性鼻炎组及鼻息肉组黏膜下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变应性鼻炎组及鼻息肉组中SP-A和SP-D的表达与黏膜下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1,0.55);免疫荧光法结果显示SP-A和SP-D在变应性鼻炎组及鼻息肉组黏膜上皮细胞内的绿色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SP-A和SP-D可能参与了变应性鼻炎与鼻息肉的炎症反应过程。SP-A和SP-D在上呼吸道炎症性疾病中的表达,为今后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思路。变应性鼻炎被认为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表面活性蛋白A(SP-A)是蛋白质凝集素家族的成员之一,在免疫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部分目的在探讨SP-A的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易感性的关系。我们进行中国汉族人群病例对照相关性研究,纳入人群包括216例变应性鼻炎组及84例健康对照组。我们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 PCR-SSP)及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SP-A基因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以探讨天然免疫分子SP-A基因突变位点与变应性鼻炎的关联程度。变应性鼻炎组中SP-A2-223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并经过Bonferroni修正后,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经过Bonferroni修正后,SP-A的1A2的等位基因单倍型增加变应性鼻炎的风险(P=0.003)。此外, SP-A的9个基因多态性与皮肤点刺试验的反应之间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P值均>0.05)。9个位点不同基因型与血清总IgE、户尘螨/粉尘螨及霉菌特异性IgE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天然免疫分子SP-A参与了变应性鼻炎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在介导变应原所致鼻黏膜损伤及修复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SP-A2-223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密切相关,而SP-A2-223A则是患变应性鼻炎的危险因子。第三部分主要研究肺表面活性蛋白D的单核甘酸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易感性之间的关系。利用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216名变应性鼻炎患者和84名健康对照组外周血SP-D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分析SP-D的rs721917,rs2243639及rs3088308三个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血清总IgE和户尘螨/粉尘螨、霉菌特异性IgE之间的关系。与对照组相比,Ala160Thr(rs2243639)和Ser270Thr(rs3088308)在变应性性鼻炎组中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变应性鼻炎组MetllThr(rs721917)位点的CC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C的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携带等位基因C的人群易发生变应性鼻炎(P=0.006)。变应性鼻炎组中三个位点不同基因型与血清总IgE、户尘螨/粉尘螨及霉菌特异性IgE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焦磷酸测序法适用于大样本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能大大提高检测效率。SP-D基因的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易感性有关,SP-D可能是影响变应性鼻炎的重要候选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