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生生涯成熟度的现状;探索医科大学生生涯成熟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生涯规划课程对改善医科大学生生涯成熟度的作用。对象:调查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山西医科大学大一至大四年级中随机抽取24个班级共855人为调查研究对象。干预研究:采用配对研究的方法,试验组为山西医科大学中自愿报名参加生涯规划课程、符合研究要求的40名本科同学,对照组从这40名同学的相同性别、年级、专业、符合研究要求的同学中选取。方法: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及机遇量表》对山西医科大学85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生涯成熟度的因素。试验干预法:以自愿报名且符合条件的40名同学为试验组,另选取40名同学作为同源对照组。对试验组进行为期八次的生涯规划课程干预,每次120-180分钟,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测量法:采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等量表在生涯规划课程前一周、课程结束以及课程结束一个月后进行测量,运用重复测量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研究结果:医科大学生的生涯成熟度总分为112.9313.17,平均每题的分数为3.32,总体得分处于一般水平。生涯成熟度总分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在年级、独生子女与否、专业上有显著差异(F=13.76,P<0.01;t=2.53,p<0.05;F=20.88,p<0.01)。大一的生涯成熟度总分显著高于其它年级,大四最低;独生子女的生涯成熟度总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临床医学专业的生涯成熟度总分要显著高于医学非临床专业及非医学专业。医科大学生生涯成熟度与生涯决策自我效能、心理控制源都有显著相关。干预研究结果:对干预前测、即时后测、延时后测指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生涯成熟度在处理间的差异显著(F=4.016,P<0.05);生涯成熟度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F=29.798,P<0.01),并且时间因素的作用随着分组的不同而不同(F=31.650,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控因子(即时后测-前测)改变量、职业目标前测水平、组别、内控性改变量、有势力的他人改变量、选择目标改变量、职业自信前测水平对生涯成熟度的改变有影响(R2=71.7, P=0.015)。结论:医科大学生生涯成熟度出于一般水平。医科大学生的生涯成熟度受生涯决策自我效能、心理控制源等因素的影响。生涯规划课程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式。生涯规划课程能够提高生涯决策自我效能,改善心理控制源,从而可以帮助医科大学生提高生涯成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