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产品责任法若干问题之比较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umingshiche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国际贸易的频率不断加快,国际间产品责任的争端也日益频繁。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各国纷纷通过产品责任立法来解决产品责任问题。由于各国所属法律体系不同,立法的出发点不同,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不同,从而导致产品责任立法的规定也不尽相同。我国产品责任立法起步较晚,且尚不成熟,因而有些尚待完善之处。 本文通过对中外产品责任立法中有关产品概念、产品缺陷、产品责任主体、产品责任归责原则、产品责任损害赔偿等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我国目前产品责任立法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了个人对完善我国产品责任立法的几点建议,在理论上和现实工作中都有着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王稼祥(1906—1974)安徽泾县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开拓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战争年代,王稼祥在军事工作和党的工作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几件大事载入了党的史册。1935年,王稼祥为促成遵义会议的召开,支持毛泽东对中央的领导,发挥了重大作用,“投了关键的一票”。1938年7月底,王稼祥从莫斯科回到延安,传达了共产国际的重要意见,从而巩固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1943年7月,王稼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