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药导平推拿(简称导推)结合蜡疗治疗痉挛型脑瘫(肝强脾弱证)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痉挛型脑瘫提供依据。 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入选的96例脑瘫儿童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各32例,第Ⅰ组(中药导推组)给予中药导推治疗、第Ⅱ组(蜡疗组)给予蜡疗治疗、第Ⅲ组(中药导推组+蜡疗组)给予中药导推结合蜡疗治疗,三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推拿、针刺、运动疗法、西医基础治疗,1次/天,5次/周,3月为一疗程,并于治疗前后由专业康复评估师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和痉挛程度进行评估,评价、分析临床疗效。 结果: 1.三组GMFM分值比较:治疗前三组GMFM总分值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三组GMFM总分值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三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组间两两比较,显示治疗后 GMFM总分值提高为中药导推结合蜡疗组>中药导推组,中药导推结合蜡疗组>蜡疗组,差异具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导推组和蜡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GMFM各分区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三组GMFM的A区、B区、C区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D区、E区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三组组间D区、E区两两比较,显示中药导推结合蜡疗与单纯中药导推、蜡疗治疗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药导推和蜡疗治疗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三组疗效比较:中药导推结合蜡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中药导推组总有效率为80.0%,蜡疗组总有效率为83.3%,三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两两比较,显示中药导推结合蜡疗与单纯中药导推、蜡疗治疗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药导推和蜡疗治疗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年龄、痉挛程度与疗效的关系:经过一疗程的治疗,0~3岁年龄阶段的总有效率为90.2%,3~6岁年龄阶段的总有效率为81.6%,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痉挛程度之间GMFM提高分值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进行不同级别两两比较:1级提高分值大于1+级、2级、3级、4级;1+级大于2级、3级、4级;2级大于3级、4级;3级和4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1.在常规推拿、针刺、运动疗法、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中药导推结合蜡疗治疗、中药导推治疗、蜡疗治疗都能够提高GMFM分值,改善痉挛型脑瘫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 2.中药导推结合蜡疗治疗无论在改善GMFM总分值还是D区、E区分值上均优于单纯中药导推、蜡疗治疗,改善痉挛型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更显著,更具有积极的治疗价值,为临床治疗痉挛型脑瘫提供依据; 3.痉挛型脑瘫儿童临床疗效与其年龄、痉挛程度有关,年龄越小、痉挛程度越轻,治疗后粗大运动功能分值越高,临床效果改善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