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电致发光技术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近些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经过科研工作者和企业研发的不懈努力,已进入初步产业化阶段。在平面显示方面,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因其特有的优势在应用上凸显出很强的竞争力,但作为显示三基色(蓝、绿、红)之一的蓝光器件在性能上仍与其它两个光色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可作为高质量显示的深蓝光器件的发展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无论是在器件效率还是寿命方面都不能令人满意。目前蓝光器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效率不够高、光色不理想、在高亮度下的效率衰减相对严重,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在分子设计方面,我们选择具有双极性传输潜力的咪唑环作为核心,衍生出菲并咪唑和芘并咪唑两种高效蓝光构筑基团,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调节材料的激发态性质,以获得更高的发光效率和更加饱和的发光颜色。在电致发光器件方面,通过系统的结构优化实现最大化的器件性能,并根据各材料在器件中的表现来更加深入地了解其光电性质。除研究这些材料在常规非掺杂和掺杂器件中的光电性能外,我们还尝试性地采用具有相似分子结构的材料构成主-客体系,这种独特的体系展现出了比常规体系更加优秀的器件性能,为最终能实现稳定高效的蓝光OLED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主要包含四部分内容:1.对一系列经典的用于OLED制备的功能材料进行基本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表征,从中选择适合用于蓝光器件制备的材料。优化器件的载流子注入结构,改进器件制备工艺,为下面获得高性能蓝光OLED做准备。2.以二苯并噻吩为中心桥,在其3,6-位桥连两个菲并咪唑基团,构成双枝菲并咪唑衍生物,再通过改变中心硫原子的氧化态来调节中心桥的电子密度,合成出两个激发态性质不同的分子。它们在OLED应用中表现良好,并在二者构成的主-客体系的掺杂器件中展现出了略优于常规掺杂体系的器件性能。3.细致探究蒽和芘取代的菲并咪唑和芘并咪唑衍生物的电致发光性能,通过观察器件光电特性曲线的行为,可以推断出这些材料都具备TTA性质,其中PIMPy的非掺杂器件表现出纯蓝发射,CIE坐标(0.154,0.140),在3003000 cd cm-2的亮度区间内的外量子效率维持在55.11%。利用PIMPy为主体,Py IPy为客体,制备的掺杂器件的最大亮度超过了100000cd cm-2,最大外量子效率达到7.13%,且亮度超过100 cd cm-2时可保持大于5%的外量子效率。4.设计并合成了萘取代的菲并咪唑和芘并咪唑高效深蓝光材料,并表现出非常平衡的载流子传输性质。两个材料的非掺杂OLED均表现出稳定的深蓝光发射和极弱的效率滚降,利用PIMNA作为主体,Py INA作为客体,制备的掺杂器件最大外量子效率达到5.05%,CIE色坐标为(0.156,0.060),最大亮度13600 cd cm-2,同时效率相对稳定,在1000 cd cm-2的亮度下外量子效率为4.67%,这在已报道的CIE坐标接近EBU的标准蓝光的器件中,处于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