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戏曲、曲艺演唱艺术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中的意义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h15811353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地域宽广、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孕育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国的民族演唱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中国大地上广为流传,它以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演唱风格,时刻表达着中国人民的感情和思想,也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到了近现代,民族演唱艺术中的一支──民族声乐艺术成为深受民众热爱的演唱艺术,取得了喜人的成就,形成了自身的发展历程。但是,近些年来,人们感到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道路上,特别是在其演唱风格上,出现了一些值得商讨的问题,那就是风格的雷同。这种雷同现象已经对民族声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业内人士忧者、惜者均有,因为认识难于统一。所以,至今并无良策医治。笔者认为要很好地发展民族声乐艺术,向中国传统艺术──戏曲和曲艺演唱艺术学习,学习其行腔韵味、中国语言艺术和语音、语气的生动和美感仍然是行之有效的良策。 本文认真地探讨了向戏曲和曲艺演唱艺术学习,对于促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第一章:民族声乐艺术。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从民族声乐的界定入手,将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进行进一步的比较说明。 第二章:民族声乐发展的趋向与存在的问题。本章主要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现状──在唱法建设中存在着对中国传统演唱艺术学习不够的倾向,进行探讨。并分析了欧洲歌剧和中国戏曲这两种大型的综合艺术所拥有的演唱艺术及它们各自的发声技术和表达感情的技术和规范,从而说明一种演唱艺术的唱法,其产生、成形、建设,自始至终都受到其所依附的综合艺术所拥有的其他多种因素的制约,同时又接受了这些因素的支持和激励。 第三章:关于中国戏曲演唱艺术中的特征。首先论述了中国戏曲的演唱艺术在对待唱词与音乐、词语与发声的关系上与欧洲歌剧演唱艺术的不同;其次,简要提及了中国戏曲的演唱所积累的方法、经验;论述了我国戏曲演唱的用声风格与欧洲歌剧演唱艺术的不同之处。 第四章:关于中国曲艺的演唱。从中国曲艺演唱艺术中最为典型的“说唱”入手,分析曲艺音乐的四种表现形态,从而了解曲艺演唱艺术的特点。 第五章:再提向戏曲、曲艺演唱艺术学习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回顾中国民族演唱艺术发展历史,分析戏曲、曲艺、民歌等中国传统演唱艺术,认为戏曲、曲艺演唱艺术是最能够有效地用演唱来表达中国人民的气派和中国音调的神韵的演唱艺术。因此,要发展、弘扬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就应该从戏曲、曲艺演唱艺术中汲取营养,同时并不排斥向外国演唱艺术借鉴。
其他文献
在诸多的艺术美学当中,毋庸置疑的存在着不可分隔的密切联系,在这个大的范畴之中,中国传统书画的通融显得最为亲密和独特,这也决定了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可能。中国画与书
罗马三部曲》是意大利作曲家雷斯庇基的代表作,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多重的艺术流派特征,其中的和声技法是其写作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以雷斯庇基的交响诗三部曲——《罗马三部曲》
期刊
本文从概念、属性、基本特征等几个方面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又从整体和和谐之美、动态之美、特色之美、绿色之美四个方面进一步论述了现代环境艺术
社会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都在不断地提高,物质生活的无忧,使得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这不只是追求时尚的心理作祟,也是源自于生活理念的改变,对品质生活
淮剧是发源于江苏省北部盐阜及两淮一带的地方戏曲。它自上世纪初被逃荒的苏北人带入上海之后,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至今已有100年的都市发展史。从一个不具备完整戏曲品格的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