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纶纤维表面改性及其性能的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tags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芳纶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热性好、密度低等优良性能,芳纶制品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还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是芳纶纤维较高的结晶度及苯环空间位阻作用,使得纤维表面光滑,活性官能团较少,从而导致其与基体材料的界面相容性较差,难以起到高性能增强体的作用。因此,对芳纶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是获得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关键。同时,芳纶纤维功能化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功能化芳纶纤维在导电、电子屏蔽和抗菌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围绕芳纶纤维的表面改性、功能化和应用进行了探索。对芳纶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研究,探索了一种芳纶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对芳纶纤维进行功能化镀银处理,探索了一种芳纶纤维功能化的方法;采用芳纶纤维增强聚乳酸,探索了一种芳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途径。(1)对芳纶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研究,采用氯化钙乙醇溶液和多巴胺水溶液对芳纶纤维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改性前后芳纶纤维表面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微观形貌、粗糙度以及纤维的单丝拉伸强度和芳纶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的变化,并对改性后芳纶纤维的抗紫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aCl2乙醇溶液和多巴胺水溶液先后处理纤维时,芳纶纤维表面能够形成致密、均匀的聚多巴胺涂层,表面粗糙度增大,表面活性基团增加,复合材料的ILSS增大,纤维的表面结构损伤较小,其单丝拉伸强度下降幅度较小,此方法比单一方法改性时综合效果更优。紫外老化测试表明,经过CaCl2乙醇/多巴胺处理后,芳纶纤维的抗紫外性能得到了提高,这是由于聚多巴胺沉积在纤维表面起到了紫外屏蔽的作用,减弱了纤维的紫外老化损伤。(2)在芳纶纤维表面改性的基础上,对改性芳纶纤维进行功能化处理,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对其进行功能化镀银,研究了芳纶纤维功能化后表面化学组成、微观形貌、热稳定性、电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对改性芳纶纤维进行功能化镀银处理,聚多巴胺能够吸附更多的银离子,同时其自身具有还原能力,能够在纤维表面原位还原银离子,在镀银反应中起到还原剂的作用。通过添加还原剂,可以促进纤维表面形成连续、均匀、致密的纳米银层,当AgNO3浓度达到20g/L后,纤维表面的银层达到稳定,其电阻值也趋于稳定。(3)在芳纶纤维表面改性的基础上,将芳纶纤维加入到聚乳酸材料中,通过熔融法制备了芳纶纤维/聚乳酸复合试样。研究了芳纶纤维加入后,芳纶纤维/聚乳酸复合试样的热学性能、结晶性能、断面形貌、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和MFR值的变化,同时比较了纤维加入量不同对复合试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芳纶纤维加入后,聚乳酸的结晶度增加;芳纶纤维能够促进聚乳酸α晶体的形成;改性芳纶纤维与聚乳酸的相容性更好,它们的界面结合性能更优,同时,当改性芳纶纤维加入量为1.5%,纤维存在团聚现象,从而使纤维与聚乳酸难以有效结合。芳纶纤维加入后,聚乳酸的拉伸强度得到了提高,芳纶纤维/聚乳酸复合试样的稳态黏度和复数黏度增大,同时复合试样的MFR值也比纯PLA更小。
其他文献
殡葬建筑环境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人类殡葬、城市人文景观与旅游、城市开发等重要职责。殡葬建筑环境作为景观斑块是空间景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应以恢复所在地生态
抗战前,中日两国的军事实力差距非常悬殊。抗战爆发时,西方各国对身陷战火的中国持观望态度,只有苏联出于自身安全需要,对中国伸出了援手。苏联援助的军事物资沿新疆到甘肃、
优质的管理是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础的保障。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管理创新,要求企业破除以往传统陈旧的管理理念,大胆创新工作方法及思维模式,转变经营策略,以实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大学生自我实现的愿望不断提高,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越来越大,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挫折的困扰。高职学生产生挫折感是由多种主客观原因综合互动形
采用正装计算法确定斜拉桥的施工张拉力 ,利用影响矩阵和最小二乘法对斜拉桥的施工张拉力进行优化 ,并计入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结构的几何非线性等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