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淀山湖位于上海、江苏、浙江三个地区的交界处,北纬31°04’-31°12’;东经120°53’-121°01’,是上海市郊最大的淡水湖泊。淀山湖渔业发展经历了坎坷的历程,不当的增养殖方式使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水体富营养化加剧。为了改善淀山湖水域环境,维护水域生态平衡,2005年青浦区政府对淀山湖进行了综合整治,同时上海市政府也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淀山湖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由此淀山湖的渔业增殖方式由之前的网箱放养改为增殖放流。
本文主要研究这三年来淀山湖鱼类增殖放流所取得的成效。通过2006年5月~2008年3月对淀山湖开展的抽样调查和社会调查,收集到了相关的渔业数据和调查数据并尝试进行了鱼类标记放流的试验。本文采用现场调查和理论推算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淀山湖主要的放流鱼种资源密度状况,鱼类丰满度状况,估算分析了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这两种代表性放流鱼种的生长和死亡状况,并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初步评价了当前淀山湖鱼类增殖放流的效果。本文旨在为今后淀山湖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工作提供历史资料和参考,为今后相关的淀山湖科研工作提供基础的科学依据,为淀山湖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支持。
研究结果表明:淀山湖增殖以来渔获量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鱼类整体资源密度有限。随着捕捞时间的延长,资源密度逐步下降。研究得出放流鱼类的资源密度同当年放流量具有相关性。开捕初期渔获物以鲢、鳙为主,捕捞末期渔获物以鲤、鲫为主。对渔获物的平均规格和丰满度统计显示,淀山湖当前的水域环境适合鲢、鳙、鲤、鲫这类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的生长,对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等名贵鱼类来说增殖能力有限。
鲢、鳙渔获物样本体长分布反映,淀山湖鲢、鳙渔获物中以Ⅱ~Ⅲ龄鱼为主。白鲢Ⅱ~Ⅲ龄鱼占了79.5%;鳙鱼占了61.8%。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估算得出白鲢最大体长l∞=87.1cm;生长曲率K=0.2067;t0=0.0207;鳙鱼最大体长l∞=107cm;生长曲率K=0.2167;t0=0.1458。生长矩阵和生长曲线显示,鲢、鳙在Ⅰ~Ⅳ龄段体长生长快于体重生长;鳙鱼的生长速度大于白鲢的生长速度;在湖泊中的生长速度大于网箱养殖速度,增殖效果可以持续2~3年。鲢、鳙的死亡系数估算结果显示,自然死亡大于捕捞死亡。由于投放量少,在相同捕捞强度水平下,鳙鱼的开发率比白鲢高。估算结果得到,至2008年2月中旬时,湖中残存白鲢资源量约为27.5807万尾,鳙鱼7.0079万尾,增殖放流可以保证鲢、鳙一定渔获量。生态效益方面,鲢、鳙鱼的增殖放流有效保持了淀山湖水质的稳定,生态效益初步显现。鲤鱼、鲫鱼的放流可增加种群的资源密度,提高渔获量。翘嘴红鲌、鳜鱼(Siniperca chuatsi)、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鱼种,由于资源未能得到良好的生长和补充,其生态效益无法显现。
经济效益方面,经过理论推算,目前淀山湖的放流量可以产生一定的回捕效益。通过脉冲捕捞模型估算,淀山湖开捕三年来累计放流经济效益鲢鱼为2.3,鳙鱼为5.82。然而,白鲢实际放流经济效益计算为0.71,鳙鱼为0.62。白鲢增殖放流投入的总资金与捕捞产值的投入产出比为1:0.48,鳙鱼为1:0.46。目前淀山湖的鱼类增殖放流还未能起到盈利的效果。
社会效益方面,淀山湖增殖放流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渔民渐渐意识到了渔业资源的保护的重要性,淀山湖的增殖放流保证了渔民基本的收入来源,维持渔区社会基本稳定。然而,渔民收入仍十分有限,湖区违规作业依旧屡禁不止。管理上还有突出的问题有待解决。
总之,目前淀山湖鱼类的增殖放流在生态和社会效益上初显成效,放流效果值得肯定,但仍有诸多因素制约着增殖放流效果的显现,尤其是对淀山湖较为名贵鱼种的增殖放流,回捕量极少,种群资源量低下,其增殖放流未能产生明显效果。此外增殖放流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矛盾。如何进一步减少捕捞力量,提高放流效果还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