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全球化的开拓,由于地域、文化、年龄以及收入的差异,产品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显著,产品多样化的管理已成为工业竞争的另一热点。然而,产品多样化的激增给企业的生产、营销等职能活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诸如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生产成本的增加、提前期的延长等等,如何有效地利用设计、制造以及供应链策略来实现产品多样化,成了企业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纵观已有论文和论著可以发现,模块化设计、产品平台设计以及供应链策略是应对这些挑战的有效方法。模块化设计、产品平台设计研究的是在设计阶段如何实现产品多样化的问题;而供应链中的策略如产品类型与供应链匹配策略、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策略、以及延迟策略则研究的是多样化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如何减小多样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从产品设计与供应链两个角度探讨了产品多样化的实现和相关策略应用的问题,具体来讲,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在第二章中,本文结合质量功能展开(QFD)理论、产品结构理论以及模块创建方法理论,给出了模块设计方法的较为完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三个指标的建立(IOD、IOC、COI)分别度量需求的重要程度、模块的重要程度以及模块之间相互关系的复杂程度,并以此来确定符合多样化需求的模块。结合案例的运用,本文说明了该方法的可操作性。(2)在第三章中,本文研究了确定性需求条件下的多模块选择问题。利用优化理论中的运输问题的运输表格方法,结合整数规划建立了模块选择模型,并结合案例,利用优化软件进行了求解。这一方法为模块选择众多的装配生产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3)在第四章中,本文研究了平台产品设计对产品多样化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在平台设计中通用件选择的问题。本文利用产品性能的差异来度量产品多样化程度,证明了当产品平台存在过度设计成本,并且制造成本对两种产品性能的二阶偏导为零的条件下,平台的开发会降低产品的多样化程度。此外,本章在考虑库存成本、制造成本、以及改装成本等因素下,还建立了一个基于MATLAB语言的产品平台中通用件选择问题的模型,并借助遗传算法和MATLAB工具箱对算例给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4)在第五章中,本文研究了产品类型与供应链类型的匹配问题,文章对Fisher关于产品类型与供应量关系的概念模型进行了量化,利用目标规划方法建立了产品类型与供应链关系的模型,进而从数理分析的角度进一步证实了Fisher的结论;此外,通过对厂商和零售商各自利润的分析,本文讨论了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系统(CPFR)对厂商与零售商的影响,并指出在一定条件下,零售商可以通过搭便车的方式从系统中获益。(5)在第六章中,本文研究了平台产品特性对供应链延迟策略的影响。本文考虑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运输的整个过程中的供应链成本,并结合顾客对时间的敏感程度,分析了平台产品特性对无延迟、完全延迟以及制造延迟等几种不同策略的影响,比较了在不同情形下各种延迟策略的优劣。(6)最后一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