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赋权是西方社区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其内涵界定一直存有争议。对心理赋权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不仅有助于尽快缩小我国在社区心理学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有助于推进我国的和谐社区建设。研究立足于中国国情,试图依据个人对心理赋权的概念理解和结构设想,编制一份针对中国城市居民的心理赋权量表,并围绕我国城市居民的心理赋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1)城市居民的心理赋权是指社区成员以公民参与为目标的人格定向和自我激励、主动调控过程,其结构要素包括基于变革的批评倾向、参与能力的自我评价和参与动机的主动调控,且3个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基于变革的批评倾向作为公民参与的认知基础,影响着参与能力的自我评价和参与动机的自我调控,而参与能力的自我评价和参与动机的自我调控之间则存在着一定的交互作用。(2)城市居民心理赋权的维度建构得到质性软件分析、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证实。依据上述维度筛选的全量表项目共计22个,其中基于变革的批评倾向分量表包括4个项目、参与能力的自我评价分量表包括5个项目、参与动机的自我调控分量表包括7个项目,量表中还包括1个测谎分量表(含6个项目)。经过信度、效度检验,证明主要的信度、效度指标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其中全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9,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800与0.634之间;全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746,各分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介于0.758与0.602之间;两周后全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23;此外,该量表还具有良好的汇聚效度与区分效度。(3)本研究在一定范围内建立了常模标准。采用以平均分为50,标准差为10的T分数,将平均数以上1个标准差(即T分数大于60)界定为心理赋权高分者,平均数以下1个标准差(即T分数小于40)界定为心理赋权低分者。对高低分组的典型特征进行了描述。(4)使用《城市居民心理赋权量表》对1357名城市居民的心理赋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城市居民在心理赋权总量表及其分量表上的均分在4分左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从量表的等级水平来看,被试的选择倾向为“基本同意”。城市居民的心理赋权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时间、宗教信仰、所处地区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变量上差异不显著。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有6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并对心理赋权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分别为受教育程度(硕士及以上)、年龄(60岁以上、20岁以下、21-30岁)、地区(中部)、宗教信仰(无宗教信仰),其中尤以受教育程度(硕士及以上)的预测力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