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报告为一篇人物传记英译中的实践报告。该报告的翻译题材选自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于2017年出版的第五本传记《达.芬奇传》(Leonardo da Vinci)。不同于以往的达.芬奇传记,文本主要是研究达.芬奇留下的几千页手稿以及他富于创造性的精神。而这些手稿也涉及到了达.芬奇研究的诸多领域,如鸟类、武器、数学、土木工程等。该文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由于该文本出版时间为2017年,目前在国内外对该文本的研究较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传记题材作品的研究也越来越受重视,逐渐成为了翻译界炙手可热的领域之一。本报告的翻译实践部分节选自原文的部分章节,也就是主要对达.芬奇的手稿研究进行翻译。因此,通过本翻译报告对该作品的翻译与研究,丰富传记文学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种,传记翻译要求译者能用另一种文学语言恰当地再现原文的艺术形象和风格,使译文读者能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和启发。传记作品的特征是文学性与纪实性,这也与功能对等理论的核心思想相融合。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是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于文学作品翻译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该理论强调语言功能和内涵意义方面的完全对等,而不强调语言本身的严格对应。也就是说,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文不应拘泥于原文形式,而应着重于意义,其译文质量要看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是否一致。因此,在翻译传记类文本时,功能对等理论对传记类文本的文学翻译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广阔的应用空间。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将功能对等理论与该传记文本进行了有效的结合。译者主要从功能对等理论的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词汇对等,句法对等,语篇对等以及文体对等。对于四个对等,译者具体采用了选词,增词与省略,词类转换,长难句分析,语境分析等翻译方法对文本中的内容进行了翻译与分析。通过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从而使译文能更好地再现原文,符合传记文本要求。而在翻译这类传记型文本时,不仅要突破语言本身存在的障碍和约束,同时也要对其内容和文本的意义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以此更好的再现原文并对文学作品本身进行灵活的转换。因此,本报告从功能对等理论出发,结合《达.芬奇传》翻译实例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力求更好地再现原文,进一步深入研究传记型文本翻译。同时,本报告的翻译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传记文学,也促进了英汉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