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卵巢恶性肿瘤在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占第三位,但死亡率却居第一位,其5年生存率近20%-30%。目前肿瘤细胞减灭术和多疗程化学治疗是卵巢癌的基本治疗原则。化学治疗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肿瘤细胞易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从而限制了化疗药物的疗效,导致化疗失败,肿瘤复发。如何克服多药耐药,亦即耐药的逆转及寻找新的低毒性耐药调节剂,是关系到化疗疗效的重要问题,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新近研究发现,细胞膜主要成分——中性鞘糖脂与肿瘤多药耐药有较大相关性,因此有学者提出是否可以通过抑制耐药细胞中性鞘糖脂的合成来达到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目的,该机制可能成为研究耐药逆转的新途径。为了深入探讨中性鞘糖脂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关系,本实验研究了中性鞘糖脂在卵巢癌SKOV3细胞及其耐药株SKOV3/DDP细胞中的表达规律,分析了正常及异常中性鞘糖脂表达对耐药逆转的影响,证明中性鞘糖脂含量的改变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有相关性。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主要用于乳腺癌治疗的三苯氧胺及用于终止早孕的米非司酮对耐药卵巢癌的治疗有一定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糖蛋白、多药耐药调节蛋白(MRP)、葡萄糖神经酰胺等有关。 本实验主要研究三苯氧胺及米非司酮对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系的逆转作用,可以为耐药逆转机制的探讨及耐药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及其耐药株SKOV3/DDP并收集,采用细胞毒实验(MTT)法检测三苯氧胺及米非司酮对SKOV3/DDP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同时采用改良的Hakomori’s法提取各组细胞膜中的中性鞘糖脂,用高效薄层层析法(HPTLC)分析CMH含量变化。 结果:(1)三苯氧胺及米非司酮可逆转SKOV3/DDP耐药性,使对顺铂的敏感性提高;(2)耐药株SKOV3/DDP较敏感株SKOV3 CMH含量明显增高;(3)经三苯氧胺及米非司酮作用后,SKOV3/DDP中CMH含量下降,接近SKOV3水平。 结论:(1)三苯氧胺及米非司酮均能逆转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系SKOV3/DDP的耐药性;(2)三苯氧胺及米非司酮均能改变SKOV3/DDP细胞中中性鞘糖脂的含量;(3)中性鞘糖脂表达的调控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具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