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蛭弧菌紫外诱导突变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_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蛭弧菌是一类专门以攻击、进而裂解其他细菌,特别是革兰氏阴性细菌为生的寄生性细菌。蛭弧菌宿主范围广泛,不仅能裂解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等常见的细菌,还可裂解变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及气单胞菌属等一些鱼类病原菌,并且对病原菌的裂解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一些普通细菌。作为一种生物净化因子的蛭弧菌,具有良好的寄生特性、宿主范围广和无残留的优点,有应用于食品安全的可能。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于淡水和海水蛭弧菌特性及其应用,而通过诱变以使蛭弧菌裂解能力增强还未曾有报道。   本试验采用双层平板法,以大肠杆菌DH5a为宿主菌,从山东一淡水河流的底泥中分离出4株可以形成具有蛭弧菌噬菌斑特性且出斑时间在36-48h内的细菌。通过电镜观察,对照《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二版),初步鉴定它们为蛭弧菌,并命名为3G1、3G2、4G1、和4G2。然后以蛭弧菌3G1为出发菌株,采用UV辐照辅以助诱变剂LiCI和红外线作为诱变方法,对游泳体进行诱变,获得诱变株3GM1。之后,我们研究了各种环境因素包括宿主浓度、pH值、温度和盐度(NaCl)对蛭弧菌3G1及其诱变株3GM1生长繁殖能力和清除宿主菌能力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蛭弧菌3G1及3GM1对8株水产养殖常见致病或潜在致病菌的裂解谱,以评估其应用于水产品食品安全的可行性。   研究结果表明,对淡水蛭弧菌UV诱变以提高其裂解能力是基本可行。本试验筛选出1株可使阳性菌SD-5裂解的诱变株,在原菌株和诱变株的裂解能力的比较实验中,诱变株对8株水产养殖常见致病或潜在致病菌中6株有裂解能力,而原菌株只能裂解其中5株。实验说明诱变株的裂解范围有所扩大。但蛭弧菌诱变株及原菌株对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不能裂解。由此说明蛭弧菌诱变株的裂解能力还有待加强。在生物特性方面,蛭弧菌3G1及其诱变株3GM1在宿主浓度达到l.Ox109CFU/mL时能良好的生长繁殖,在25-30℃之间有很好的生长繁殖能力,两株BD最适生长温度为30℃;在pH7.1-7.7之间,2株蛭弧菌都具有良好的生长繁殖和裂解宿主的能力,在pH5.0的条件下,2株蛭弧菌均不能存活;在淡水条件下,2株蛭弧菌有很好的生长繁殖能力,而0.5%的盐度下,2蛭弧菌的生长繁殖明显受到抑制,而在1.0%的盐度下,两株蛭弧菌均不能存活。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