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能对等”理论是著名翻译学家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核心,它要求的是目的语对原语最切近、最自然的再现,首先是意义,其次是风格;其对等包括词汇对等,句法对等和篇章对等各个层次的对等。该理论是奈达在主持《圣经》翻译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套与实践密切联系的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理论一经问世,就引起了翻译界的热烈讨论,一方面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同,另一方面也受到其他一些学者的质疑。尽管如此,伴随着翻译学影响的扩大,翻译学研究范围的扩大,功能对等理论在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方面作用仍然不可忽视。本文致力于研究该理论的进步意义,力图通过分析其主要理论观点,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理论和实例上说明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实践较现实的指导作用及对翻译理论发展的重大意义,初步探讨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活动的指导价值。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简要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二章简述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发展及其实践标准;第三章立足于论文作者的翻译实践活动,详细分析功能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实践活动,分别从词汇,句法,篇章以及文体四个角度进行分析;第四章在归纳第二章和第三章基础上深入讨论理论于实践的指导价值;第五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出“功能对等”理论无论对翻译理论还是翻译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