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课程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态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基本思维、正确的伦理道德、相应的信息处理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程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如何高效的完成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效的达成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是目前初中信息技术广大教师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信息技术主题教学,通过创设主题情境,布置主题任务,评价展示主题作品等一列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并构建它们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基于主题情境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伦理道德,提高相应的信息素养,是一种很好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因此,开展初中信息技术主题教学实践研究,是必要和可行的。本论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了主题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主题教学的理论基础,并对初中信息技术主题教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初中信息技术主题教学就是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根据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把所学教材内容分化为不同的主题单元,创设相应的主题情境,以真实的任务展开,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丰富的学习资源支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基于“主题”的学习中,不断的形成和发展自身的认知结构,对承载于主题中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做到真正的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特点,本论文结合具体案例总结了初中信息技术主题教学设计一般流程,并对其中的重要要素进行了详细阐释,主要包括:主题教学目标、主题设计、主题资源、主题教学过程以及主题评价等。最后,利用实验研究法,对主题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对在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实验证明,初中信息技术主题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学生信息技术测试成绩的提高。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