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蚊传播疾病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一类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中缅边境地区由于其特殊的气候、地理环境、边境人员往来密切等因素影响,导致蚊虫种类繁多、种群组成复杂,使疟疾等蚊传播疾病常年发生,该地区也成为我国输入性疟疾的重要通道。围绕中缅边境地区蚊虫种群开展相关工作,获取部分信息和数据,将为该地区虫媒病防治提供依据。本课题组首先对中缅边境缅甸克钦地区部分村庄的蚊媒种群进行调查,了解当地的蚊类种群组成和密度;继而,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捕获于缅甸克钦地区部分按蚊进行了蚊种鉴定;最后,利用Probit analysis的生物测定方法,完成了球形芽孢杆菌对中华按蚊的杀虫效果测定。方法:1.采用诱蚊灯法捕获蚊虫,于黄昏分别置灯于人房,次日清晨收灯,将每日收集到的蚊虫冷冻麻醉后进行形态学分类鉴定及保存处理。体式显微镜下观察所采集按蚊的形态学特征,对按蚊种类进行形态学鉴定。2.提取单只按蚊基因组DNA、PCR扩增ITS2区段、PCR产物电泳分析、PCR产物测序、ITS2序列分析并构建进化树,对蚊种进行核酸分子鉴定。3.在中缅边境地区捕获饱血的中华按蚊,带回实验室饲养产卵、孵化,应用不同浓度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Bs)对中华按蚊3龄幼虫龄杀伤效果进行Probit analysis生物测定。根据预实验结果,设置Bs浓度从低到高的不同实验组,并设置空白对照组。每组取500ml去氯自来水于搪瓷碗中,每碗加入一定数量3龄中华按蚊幼虫,再分别按照不同药物浓度加入相应量的Bs2362,轻轻搅匀。分别在加药后12h、24h、36h、48h、60h和72h计数幼虫死亡数量。结果:1.在中缅边境缅甸克钦地区JHK、L1、JYH、MSY四个村庄共捕获按蚊1536只,库蚊6260只,伊蚊45只,其它蚊种215只,总和8056只;从蚊虫种群组成可以看出,库蚊为主要蚊种,其次为按蚊;对捕获的所有按蚊进行形态学鉴定,共鉴定出了13种不同按蚊,分别符合微小按蚊、多斑按蚊、可赫按蚊、美彩按蚊、中华按蚊、须喙按蚊、迷糊按蚊、棋斑按蚊、带足按蚊、克劳按蚊、五斑按蚊、库态按蚊、雷氏按蚊的形态学特点。其中,微小按蚊居多,其它依次为库态按蚊、中华按蚊、迷糊按蚊、带足按蚊、多斑按蚊等,不同调查村庄按蚊分布有所不同。2.对上述按蚊中的10种按蚊进行单只雌蚊DNA提取、ITS2区段PCR扩增、测序、序列比对,进一步确定蚊种,其中微小按蚊、多斑按蚊、可赫按蚊、美彩按蚊、中华按蚊、迷糊按蚊、带足按蚊、库态按蚊等8种按蚊均与形态学鉴定一致,而须喙按蚊和雷氏按蚊等2种按蚊蚊种均与形态学鉴定不一致。3.随着Bs2362浓度的增加,中华按蚊3龄幼虫的累积死亡率逐渐增加;Bs五个梯度浓度的log值和死亡率的概率值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24h、36h、48h、60h的LC50值分别为16.01IU/L、4.11IU/L、1.56IU/L、0.44IU/L,计算24h、36h、48h、60h的LC95值分别为1133.70IU/L、263.55IU/L、101.95IU/L、95.17IU/L。结论:1.明确了中缅边境地区的蚊虫种群组成和密度,民房附近以库蚊居多,其次是按蚊。不同调查点因自然环境各异,蚊属组成有较大差异;山村环境的按蚊比例明显高于城镇环境。按蚊蚊种鉴定的结果提示,该区域按蚊种类繁多,以微小按蚊为最优势按蚊蚊种。2.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为准确鉴定蚊种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时可作为传统形态学鉴定的有效补充。本研究利用核酸分子鉴定技术,更为准确地对中缅边境地区按蚊蚊种进行了鉴定。3.球形芽孢杆菌可作为防治中缅边境地区中华按蚊的有效生物杀虫剂,在实际使用中应选择合理剂量(本研究结果为Bs在当地的合理应用和正确选择剂量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