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教师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过程的灵活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给教师的教学实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也对教师的实践智慧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我们认为,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是“助产”而不是“催生”;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因此,我们越来越需要富有实践智慧的教师去践行教育的真正含义,在实践中改造课堂,让课堂焕发真正的活力。纵观当今的教育发展趋势,每一项改革都越来越要求教师具有高超的实践智慧。教师的实践智慧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部分,是教师个体生命发展的重要构成,也为教师专业自主权的获得与提升提供了主要条件。因此,教师实践智慧的养成研究很有必要。同时,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思想的主流,源远流长,对语文教师实践智慧的养成具有巨大的启示作用。宋代朱熹不仅是一位“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的儒学家,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一生致力于文化传承的教学工作,以“教人成圣”为第一要义,他所主张的教育思想在补救现代过分重视科技教育所造成的教育目标的偏失,重新构建人文教育的教育目标,提升当代语文教师实践智慧等方面有巨大的意义。因此,本文以朱熹相关教育思想为依据,探讨语文教师实践智慧的养成问题。本文主要分五部分进行讨论研究,第一部分,介绍朱熹教育思想与当代语文教师实践智慧养成研究的研究缘起,梳理与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界定“语文教师实践智慧”等相关概念,阐明研究的目标与内容。第二部分,对语文教师实践智慧与教育智慧二者的关系进行辨析,梳理当代语文教师实践智慧的构成要素。第三部分,以当代语文教师学科教学法知识、学生知识、自我知识为维度,探讨相关的朱熹教育思想,以及在其相关思想启示下当代语文教师丰富实践知识的策略。第四部分,以整体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与反思性思维为基准,论述相关的朱熹教育思想,以及在其相关思想启示下当代语文教师养成和提升实践思维的策略。第五部分,立足当代语文教师的师生关系伦理,探讨相关的朱熹教育思想,以及在其思想启示下当代语文教师实践伦理的养成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