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缺失与DMD的关系研究及携带者筛查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a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国内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基因缺失的分布特点;探讨STR位点多态性对DMD基因携带者的连锁分析。方法:1.国内散发型病例的相关研究:根据DMD外显子缺失的多发位点,在内标引物参照下,建立一个多重PCR体系对40例DMD患者进行多位点检测,同时用4个STR多态位点进行连锁分析。2.家系聚集型病例的相关研究:采用第一部分探讨的中国地区缺失热点的5对外显子引物对1个家系进行外显子缺失筛查,同时用STR多态位点的单体型连锁分析进行家系携带者检测。结果:1.国内散发型病例的相关研究: 40例患者中有32例为基因缺失,总缺失率为80%。在本研究中,所选外显子45,48,51缺失率较高,分别占检出人数的56%,56%,16%,以此三对引物可作为缺失筛选的最佳组合;通过STR多态位点连锁分析检测出6名DMD患者母亲均为携带者。2.家系聚集型病例的相关研究:所有人员的所测外显子均出现相应的扩增条带,未见缺失。在本家系中,与致病基因连锁的单体型为A1B1C1D1。两患儿均为DMD患者,其女性亲属因继承了与患者单体型相同的母源的X染色体(A1B1C1D1),故均为风险染色体携带者。结论:1本实验所选外显子对确定中国地区DMD患者的基因突变位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2应用PCR-STR技术进行连锁分析可对DMD携带者进行筛查。
其他文献
目的1、研究h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核酸疫苗免疫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 1,2,3,6 -tetrahydropyridine, MPTP)慢性帕金森病(Parki
目的:研究兔主动脉内皮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p38MAPK的表达,探讨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中芝麻素的作用。  方法:将兔主动脉内皮细胞传代培养,其中用于实验的是取对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