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不对称串联共轭加成一亲电卤化反应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283805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催化烷基锌试剂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共轭加成反应是立体选择性构建C-C键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这类反应中,手性单磷配体通常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另外,在烷基锌试剂参与的不对称共轭加成-亲电捕获的串联反应中,利用杂原子亲电试剂捕获加成反应中间体的例子还不多见。本文通过对手性联萘亚磷酰胺配体骨架的修饰与改造,成功实现了铜催化的烷基锌试剂与α-芳叉基-β-羰基酯类底物的不对称共轭加成反应以及串联共轭加成-亲电卤化反应。   首先以光学纯的联二萘酚为起始原料,经过五步反应合成了3,3-二取代的联萘亚磷酰胺配体,通过对配体3,3’-位取代基团的修饰,共得到11个轴手性联萘亚磷酰胺配体。   我们将手性联萘亚磷酰胺配体应用于铜催化的烷基锌试剂与α-芳叉基-β-羰基酯类底物的不对称共轭加成反应中,以高收率、高立体选择性(最高98%ee,最高32:1 dr)合成了含有两个相邻手性中心的β-羰基酯类化合物。   将配体应用于铜催化的不对称串联共轭加成-亲电氟化反应中,在筛选配体的过程中,发现串联反应的对映选择性随着配体3,3’-位联芳香环体积的增大而逐渐提高(呈现一种“长臂”效应)。最终我们以72-91%的收率、最高98%ee的对映选择性和最高99:1 dr的非对映选择性,得到带有两个相邻手性中心的手性含氟化合物。将部分串联氟化产物进行了转化,合成带有3个相邻手性中心的含氟手性醇类化合物,经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串联氟化产物的绝对构型。我们还运用31P NMR、MS和理论计算手段研究了配体与铜盐形成的配合物,讨论了该反应的催化活性物质。   最后,将串联反应策略应用到其他亲电卤化试剂的不对称串联反应中,以71-85%的收率,64-98%ee的对映选择性以及最高99:1 dr的非对映选择性合成串联氯化反应产物;以71-91%的收率,76-98%ee的对映选择性以及最高99:1 dr的非对映选择性合成串联溴化反应产物。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为基材、以玉米秸秆纤维为增强材料,利用热压工艺得到了玉米秸秆纤维/PBS复合材料,同时探讨了纤维长度、含量、处理工艺与改性及PBS改性对玉米秸
氧化偶联反应由于其独特的原子经济性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在传统的工作中,人们主要采用过渡金属催化活化C-H来构建各种化学键,如C-C键、C-N键、C-S键及C-O键等。然而,由于过渡金属价格的昂贵和高毒性等缺点限制了该方法在实际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因此,无金属催化氧化偶联反应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我们成功地开展了经典的杂环离子液体催化苯并噁唑与胺或酰胺化合物的氧化偶联反应,并合成了一系列在药
静电相互作用能够促进或阻挠聚电解质链在带电平面上的吸附,这种作用力和许多相互关联的因素有关,包括表面和聚电解质链的带电密度,溶液中的盐浓度,以及体系中存在的非静电相互作
本论文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基聚合物为研究材料,利用高等陆生植物和土壤动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短期的种子发芽试验,中、长期的作物生长试验以及动物急性、慢性毒性试验,考察P
无机陶瓷膜是一种由Al2O3、TiO2、ZrO2和SiO2等无机材料制备的多孔分离膜。由于其化学性能稳定、过滤精度可控(微滤、超滤、纳滤)、能耗小、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生物、
多功能的多元异质复合纳米结构,是将两种或多种功能材料通过外延生长的方式结合为一体,从而实现在单一颗粒上多功能的发挥,具有常规单组分纳米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势。值得注意
梯度功能材料(FGM)的概念在1987年最先由日本学者提出,是为了满足宇航材料所面临的超耐热和耐低温的要求。FGM一经提出便受到科研界的广泛关注,并迅速发展成为涵盖工程力学,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是使用最广泛的水溶性高分子,它被广泛的应用于石油、造纸、水处理、纺织、建材等工业中。近些年来,国外发展了一种水包水乳液,它与采用水溶液聚合,乳液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