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性作为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模糊语言的研究涉及日常交际的方方面面,人们会在交际中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使用到这一现象。关联理论在大多数文学作品中被用来研究翻译策略和语用效果,往往忽略翻译行为的本身。译本的好坏不仅取决于策略的选择和语用效果的表达,还包括译本词语自身的表达效果。翻译行为本身不是一件易事,那翻译模糊语言则是难上加难,因为模糊语言本身的模糊性会增强理解的难度,在译本中找到适当的语言进行描述模糊语言就更加不易。根据Sperber&Wilson的关联原则,为了确保会话顺利有效进行,会话双方应该尽自己最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因而,交际只期待产生一个最佳关联性。以避免交际双方的内容含混、晦涩。因此,本研究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析《茶馆》中的模糊语言,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意义方面来说: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和理解模糊语言,包括其定义和分类;其次,进一步了解并理解关联理论以及它对文学作品分析的强大的解释力。从实践意义方面来说:一方面:本文为读者全面了解人物性格、情节发展和原文作者语言的选择提供了一个较新的角度,关联理论角度,从而加快读者的阅读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译文作者依据关联理论更准确地处理模糊语言,从而增强模糊语言的表达效果。笔者旨在通过本研究回答以下问题:1)《茶馆》中有哪几种模糊语言?2)这些模糊语言从关联理论视角下对《茶馆》的翻译有哪些影响?本文以老舍戏剧《茶馆》及其两个英译本,即英若诚和John Howard-Gibbon的译本中的对话为语料,以关联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茶馆》英译本中的模糊语言及其对译本的影响。通过下列的研究方法:语篇分析法,通过分析原著与译本的词、语法结构及语言来挖掘文本中的隐含信息;描述法,具体分析模糊语言的理解;对比分析法,对比《茶馆》两个英译本中的模糊语言的翻译。在阅读相关资料基础上的理解与思考,本文从不同层面分析并阐释其人物对话中所采用的模糊语言及其产生的效果。从而说明这种语言现象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故事情节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最终达到理解和应用模糊语言的目的。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果:关联理论可以用来指导模糊语言的翻译处理,模糊语言本身的模糊性和不同的语言环境决定了模糊语言会产生不同表达效果并影响译本内容的精确,但翻译者在充分了解认知环境和关联性的基础上可以更加灵活地翻译以获得语言自身的最佳的表达效果;根据伍铁平,何自然和Channell对模糊语言的分类,《茶馆》中的模糊语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模糊限制语,颜色模糊语,数量模糊语和主观模糊语;这些模糊语言的翻译导致表达效果的不同,有的加强了、有的几乎不影响、有的却减弱了整体的表达效果;通过关联理论在目标语中得出原作中模糊语言的最佳关联能够加强表达效果,但同时英语语言的表达效果还受到从英语修辞学提出的一致性、连贯性、重点突出和语言有力语言本身的因素的影响,因此,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表达才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那么从关联理论视角理解模糊语言的翻译时,译者需特别注意对原著模糊语言的理解,从而影响译本中模糊语言的表达效果。